【APP推广】对比投放流量,被动式曝光获客更有效

产品运营技巧分享 286 0

投放广告大家都知道,顾名思义是通过付费渠道主动式的投放广告获取客户,也是大部分APP初创业者的首选推广方式。其实不然,今天老李(互联网老炮)分享下多年运营推广实践总结出的一套策略:

相对于主动式投放广告,我以为初创企业更适合被动式曝光引流策略。所谓被动式曝光引流策略指的是通过各大内容分发平台的算法利用搜索关键词助推精准用户强认知以实现0成本或者低成本的运营推广手段。

对于APP初次创业来说,大部分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认为产品最重要,天天想功能盯开发的自嗨,恰恰忽视了运营推广,认为运营推广只是花钱投放就可以,看大厂的投放广告认为自己也可以弄,殊不知获客成本几何,下载注册转化比怎样,用户付费率多少,才是APP前期试错阶段需要考虑的。在我看来还没有活下去是运营是大于产品与技术的,当实现自负盈亏后则可以用大量精力优化产品加强用户体验,如果能做到目标数据则全部资源应该投入技术满足算法标签实现千人千面。

所以不要跟我谈不需要考虑付费率等等,要知道今天的互联网不是以前的风口,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初创企业输赢都需要你从一开始就考虑造血功能,盈利模式设计也是需要测试的。如果一开始跑不通那以后如何证明能跑通,如果一直靠输血那本身证明了项目的价值强弱。

运营推广在我看来是所有互联网APP创业者的必修课,谁能用更低的成本获客且精准又是重中之重。那就拆分出两个关键点:获客成本、精准用户。能满足这两点且持续增长这就是被动式曝光的优势所在。

被动式曝光的基础策略

关键词是被动式曝光运营策略的基础。关键词覆盖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用户搜索行为词,其二助推平台算法解析内容。什么是精准用户,有需求即精准用户,如何判断需求在我看来,可以用一个行为判断,当用户发生搜索行为时变能证明TA产生了需求,还是即时性需求,一旦能解决TA的需求,那么下载、注册、交互、付费则一气呵成。这类用户是APP前期测试模式最需要的用户。大家可能会说那不就是SEO推广嘛,其实不然,SEO只是收索引擎的产物,今天的流量本身分散了,不同于PC时代的统一入口,移动端的今天每个内容社区都是一个搜索引擎,甚至每个应用市场都有搜索算法,充分利用每个内容社区的搜索算法,加上关键词触达用户的搜索行为这就是被动式曝光的基础策略。

被动式曝光的核心逻辑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大姨妈App运营方北京康智乐思因虚假广告被罚3万元

中国网财经5月30日讯(记者 钟文鑫) 据信用中国网站消息,大姨妈App运营方北京康智乐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发布虚假广告被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改正,并罚款3万元、没 ...

APP运营,大姨妈App运营方北京康智乐思因虚假广告被罚3万元

当用户发生搜索行为后,首先你的内容要与关键词匹配【覆盖逻辑】,其次最好内容在前面便于用户相信平台判断的推荐背书【排名逻辑】,然后你的内容(尤其是标题或头图)要能让用户明白你可以提供解决方案【认知逻辑】。

被动式曝光的底层思维

任何一个内容分发平台都可以成为引流渠道,内容分发的本质就是平台有算法(每个平台算法都不同,需要辅以第三方工具),有算法即可推荐,当推荐结合用户搜索行为,在用户看来就不仅仅是广告,而是真正的需求解决方案,那么精准用户的导流将成为自然而然且持续发生

被动式曝光的流量漏斗

最近在设计一个工具,希望能帮助大家通过流量漏斗筛选实现精准流量过滤,第一层过滤为渠道是否有算法辅助(合不合适?)、第二层过滤为目标用户是否规模存在(重不重叠?)、第三层过滤为全周期用户需求是否在搜索(搜不搜索?)、第四层过滤为用户搜索行为的关键词排名分析(能不能顶?)

举个例子:

当时帮助一个朋友的社交APP突破女性用户规模时,我选择用小红书进行被动式曝光测试,首先小红书是一个内容分发平台【渠道合适】、其次小红书是一个女性用户占比大的平台【用户重叠】且本身具备种草功能、然后用户搜索与第三方工具(千瓜、飞瓜等)证明用户有大量搜索行为【需求搜索】、接着测试小红书进搜索如何进前十,加上第三方数据维护工作室的帮助【排名能顶】,最终帮助我朋友软件实现三个月注册女性用户增长3万+(投入成本共计5万左右),获客成本不到2元。


目前全套思维还不成体系,分享这些其实是希望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欢迎交流,一起寻找低成本且精准的获客渠道与引流方式【个人感悟,不喜勿喷】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怎么才能入行新媒体运营呢?

找个老师学,或进到公司跟团队成长。

APP运营,怎么才能入行新媒体运营呢?

标签: APP运营 【APP推广】对比投放流量 被动式曝光获客更有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