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善”陈光标,慈善捐20亿后“失踪”,如今在乡下农村种地

自媒体运营教程 产品运营 366
中国人习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永远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白居易曾在诗中写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这首诗充满哲理和趣味,他用白居易特有直白的方式讲透了一个道理,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要进行全面的认识,所有的认知都要经过时间的检验,直到事物的关键属性从本质上全面展现,不会再出现新变化时,才可能对此事物进行全面客观的定性。

“中国首善”陈光标,慈善捐20亿后“失踪”,如今在乡下农村种地-第1张图片-90博客网


反过来讲,任何事情在未被盖棺之前,都有回转、变化的可能。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人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许多时候我们走得太快太远,却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人生就会出现偏差;有时,当我们陷入困境,回到源头,拾起初心,则有希望再次回到正确的人生轨道。

陈光标,媒体上的“中国首善”,前些年遭遇连串质疑,终于在捐出“20亿”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这两年又频被爆在乡下种地。今年疫情期间,陈光标再次因捐口罩现出水面,行事务实且低调。纵观陈光标从当初高调成为“首善”,到被揭为“伪善”,而到现在低调行善,剧烈反转的人生轨道上始终离不开的就是一个字-----“善”。

1、儿时苦难反种善因


“中国首善”陈光标,慈善捐20亿后“失踪”,如今在乡下农村种地-第2张图片-90博客网


1968,陈光标出生于江苏北部农村,父母种地为生,由于家中有五个孩子,日子过得非常贫困。陈光标在十岁以前没有吃过肉,他从小就认识到了贫穷的可怕,也形成了对金钱的渴望获取金钱的头脑。

因为家中缺钱少粮,陈光标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因饥饿相继去世,幼小的陈光标心灵受到刺激,他很小便开始思索赚钱之道。到十岁时,他找到了自己赚钱的商机。陈光标用木桶在家里的水井里打上水,挑到镇上人流大的地方去卖。他头脑灵活,很快掌握了自己的生意经。别人卖的水1分钱1瓢,他卖1分钱管够。很快,小陈光标就能挣到一个普通工人挣的钱。此时他不仅有了养活自己的能力,也开始有了帮助他人的能力。 小陈光标不再用家里的钱,他已可以轻松地自己交齐每学期一块八毛的学费,而班里还有些贫困家庭来的孩子,陈光标也替他们交了学费。

“中国首善”陈光标,慈善捐20亿后“失踪”,如今在乡下农村种地-第3张图片-90博客网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中国首善捐款超20亿,却被贴上“首骗”标签,陈光标开始低调行事

陈光标曾捐款超20亿,多次高调捐款的他也因此获得了“中国首善”的称号,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甚至被贴上了“首骗”的标签,为此陈光标也开始低调做事,并且销声匿迹多年,而在此期间他又在做什么呢?中国 ...

陈光标,中国首善捐款超20亿,却被贴上“首骗”标签,陈光标开始低调行事


陈光标很快升级了自己的生意,有了积蓄的他会在夏天进些冰棍来卖。有一次,他的生意出现了“失败”。他带着一桶冰棍刚来到镇上,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住。小孩子们没钱,陈光标却敌不过他们渴望的目光,将冰棍全部分给了他们。这次,陈光标没有挣回一分钱,但他的名声却在镇上传播开来。陈光标也很快认识到了“诚信”、“助人”、“善良”所具有的“利人利已”的价值。陈光标后来在17岁时倒卖粮食被人骗光钱财,关键时刻, 陈光标在当地的名声给了他赊帐而后东山再起的机会。他也顺利地在17岁时就成了一名“万元户”。

陈光标从小就在贫苦和经商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为善,学会了赚钱回馈社会,这深深地影响了他之后的人生轨迹。

2、成为“首善”


“中国首善”陈光标,慈善捐20亿后“失踪”,如今在乡下农村种地-第4张图片-90博客网


大学毕业后,做过生意、不甘平静的他辞去了安稳的工作,一个人在南京开创自己的事业。陈光标改造了一款检测身体健康状况的医疗仪器,很快挣到了人生第一个千万,他又到泰安收购灵芝,制成粉末胶囊出售,将自己的资产翻了几倍。陈光标开始成为真正的富豪,他也有了大做慈善的基础。

2008年汶川地震时,陈光标第一时间赶到受灾地。他利用自己的资源和组织能力,带去了一支由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在时间和生命面前,这支队伍是如此的可贵。据事后的媒体报道,他亲自救活了14人,并向灾区捐款捐物超过亿元。佛家有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陈光标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由衷的赞誉。 当年,他当选年度经济人物,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光荣称号。陈光标在民间和媒体上被称为“中国首善”。

“中国首善”陈光标,慈善捐20亿后“失踪”,如今在乡下农村种地-第5张图片-90博客网


陈光标开始了高调行善。他将行善艺术化,娱乐化,只要能促进宣传,陈的行为可以高调再高调。他会到新北凭吊邓丽君,现场演唱邓的歌曲;会在街头摆满现金,赠于需助者;还会砸掉大奔买自行车,宣扬低碳环保。 2012年,日甭右翼和钢毒、工知各自以爱国名义将钓鱼岛问题炒热,成功地阻拦中日韩三国区域经贸合作时,陈光标在《纽约时报》上刊登了半版广告,声明钓鱼岛属于中国。

按照他公开的设想,高调本身可以带来强烈的宣传效应,用以带动社会对善行、善心的认可,推动社会风气向善,推动人心向善。不得不说,这其实是一个很宏大的构想,也事实上也一度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据统计数据,到2012年,陈光标累计捐款价值共计20亿元,帮助过70多万个贫困家庭。

3、质疑、转变、回归


“中国首善”陈光标,慈善捐20亿后“失踪”,如今在乡下农村种地-第6张图片-90博客网


然而2015年后,陈光标却突然从众人的视线里消失。事件的起因两起造假事件:一是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活动。也许是因为陈光标一贯地高调,他没有用冰桶浇水,而是泡进冰水30分钟。 很快有专业人士证明人无法如此长时间在冰水中浸泡,陈光标在冰水下加温水的造假行为随即被人揭穿。

另一起是陈光标以中国首善的名头高调上美国行善,公开了他被联合国授予的中国首善的称号。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联合国竟然通过官方微博进行辟谣,声明指出陈证书上的联合国英文拼写错误。陈显然是被人骗了,虽然他立即声明被骗,但坏的影响已经造成,无法挽回。

网友和媒体一拥而上,开始质疑陈在过往慈善行为中存在造假和动机不纯。面对质疑,陈光标似乎不愿辩驳,随着事件的归于平静,他也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外。

“中国首善”陈光标,慈善捐20亿后“失踪”,如今在乡下农村种地-第7张图片-90博客网


陈再次出现,但他只是在公众平台上低调地晒出了自己在家乡做农活的照片。事实上,他从未忘记自己的贫苦出身,每年都要回到乡下,体验当年的疾苦。如今,陈光标已经放弃了以往高调行事的风格,专心经营自己的公司,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做慈善。或许这些年他的慈善行为中掺杂过功利,但从儿时就已注入内心的光明也是真实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光明会被过错遮挡,但不会消除。

陈光标仍在挣钱,仍在帮助别人,仍在获奖,只是改变了行事的方式,回归了初心,抛弃了旁杂。陈光标在最新的微博上写道:“心有多善,福有多深。”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高调慈善家陈光标怎么没动静了?最近在干些什么?

  善意有很多种,有人选择高调,大张旗鼓,“世界首善”标哥就绝对认同这个观念,让自己的行为来带动身边人;有人选择低调,踏实地做好事,不留名,不招摇,默默建了上百所学校,默默捐款上千万!最近“顺其自然” ...

陈光标,高调慈善家陈光标怎么没动静了?最近在干些什么?

标签: 陈光标 “中国首善”陈光标 慈善捐20亿后“失踪” 如今在乡下农村种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