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ke
女朋友是隔壁公司的法务,上周五下班之后,我问她晚上吃啥,她把包一甩,留下一句“你自己吃吧”,转身就走。女朋友得哄,好白菜靠拱,这道理大家都懂,于是我屁颠屁颠跟上,赶紧问“谁惹着您了姑奶奶”?姑奶奶没说话,吭哧吭哧往家走,刚进门就开始抱怨。
“法务没有尊严,气死了今天。”
“谁气你了?”
“我上午审合同嘛,标的额挺大的一个合同,我看了整整一上午,合同里错别字、序号错误什么的就不说了,合同条款也有点问题,有些地方需要修改,我就暂时没给过,让他们按照法律意见修改后再说。下午业务部门的进来,特别冲,说合同不能改,我说不改就有风险,他就指着我,还喊我小姑娘,我哪里小了?他说小姑娘,我们跟甲方关系相当好,不可能触发违约条款,更不会追究我们违约责任,你先把字签了再说。”
“没事,不至于这么生气,业务部门不都这样吗?”我安慰道。
“我生气的不是这个。他让我签字,我就坚持没签,我说我的权限没法给你搞特殊,他听完就去找我们法务部的领导了,你知道吗,他就进去两分钟,两分钟后他从领导办公室出来专门又来找我一趟,气死我了,他说小姑娘你磨叽半天最后还是没有用,你看我已经拿到你们领导的签字了,什么法律意见在公司利益面前都得让一让知道吗?”
“靠,这么嚣张吗?你们领导就这么好说话?”
“其实我们领导也没什么办法,董事长开会的时候讲法务部是服务部门,一切要以公司利益为重,必要的时候要敢给业务部门开绿灯。虽然很气,但主要是觉得这“工具人”当地太窝火了,对部门前途和职业前途感到怀疑,没有针对谁。”
我还想安慰她几句,顺便讲点大道理,结果她一扭头说“看什么看,我饿了,做饭”。
我一边切菜一边陷入了沉思。法务部在公司的受重视程度普遍较低,缺少相应的话语权,有的彻底沦为“工具人”。法务工作者经常有这样的焦虑,希望领导可以多关注一下法务部门的工作,多给予一点重视和话语权的倾斜,不是因为受重视之后就可以升职加薪,而是这种对法律和合规的不重视长期来看对公司是有害的,很多法务实际上是出于一种“主人翁意识”而为公司感到焦虑。
这种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认为,根本原因是整体的法治环境,即法律法规作用到市场后倒逼市场主体营造合规氛围的能力和紧迫程度还较弱,而欠缺合规氛围的市场主体也没有因此受到市场反馈的惩罚。市场主体都是逐利的,除非法治建设和合规建设能够带来或长期或短期的利益,否则没有人会选择“出力不讨好”。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以我浅显的学识和工作经验来看,要提高法务部的话语权至少可以做以下三件事:
一是保证专业性。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一个销售员的出路
说一个销售员的故事吧。我从学校毕业后就住在城中村,那时一栋楼里有很多房门,里面都住着形形色色的人,他们迷茫、他们无助、具备着社会底层人的善良。我的隔壁就有这样的人,很面善,长得也很潇洒。他家境不是很好 ...
销售业务,一个销售员的出路
专业能力是法律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无论律师还是法务,没有金刚钻肯定揽不了瓷器活。厨师靠自己的厨艺吸引食客,医生靠自己的医术让患者放心,法律工作者本质上和其他技术类工种相似,专业能力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工作中,不管是审合同还是做诉讼,不管是普法宣传还是合规管理,一定要尽量体现自己的专业性,要把自己同其他部门明显区分开,这样才可能体现出法务部的价值。一个不专业的法务部不可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试想一下,一份格式错乱、逻辑不通、说理苍白的法律意见书如何能够让业务部门心服口服?一个连诉讼程序都不能烂熟于胸的代理人如何能让公司领导放心?
二是深入了解业务。
区别于律师,法务更像一个精通法律的公司管理者,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之一,是否熟悉业务就决定了法务能够为公司解决多少难题,规避多少风险。业务部门什么时候会觉得法务的水平高?当然是切实帮他们解决了问题的时候,想要解决问题就需要全盘了解业务。法务不能只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筛查风险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是提供解决问题、规避风险的办法,甚至还需要提供不同的解决思路以供高层选择和决策。
再者说,了解业务、业法融合也有利于与业务部门的日常沟通,当业务人员拿着合同来找你大谈特谈业务流程的时候,你反手就是一个工程专业术语,带给他心灵和肉体的双重震撼,马上给你一个salute。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必须坚持原则。
这是法务工作者最纠结的地方,有人坚持原则受到了尊重和表扬,有人坚持原则却被吐槽保守和不知变通。但笔者认为,法务必须坚持原则,首先这是法律职业道德的问题,其次长期来看,坚持原则能够让法务的价值愈发稳固。
如果每次都迫于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压力而妥协,久而久之,法务就容易成为公司流程中的一个可有可无的工具人,对业务部门来说,重要的就不再是提出意见的法务本身,而是最后的签字。本来可以成为一道防洪大坝,最后可能沦落为不设防的泄洪口。
实际上,因为法律本身的专业要求,法律行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普通人难以掌握较为专业的法律知识,对一个普通业务人员来说,如果连公司法务都不能给出一个确定的意见,一会儿说行一会儿又说不行,那他就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公司理想中的法务画像,一定是稳重、靠谱、专业的,这就要求法务要尽量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事实上,公司领导也不希望法务是墙头草,因为法务通常没有决策权,工作止于筛选风险和提出规避风险的办法,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风险则需要领导拍板。
正当我闪熠着真理和智慧的思想正在发光的时候。
“做满汉全席呢你?还没做好?”
“马上,我再烫个青菜。”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文版权归文章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需转载、节选,请联系作者授权。本文不用于商业用途,仅为学习交流之用,如文中的内容、图片、音频、视频等存在第三方的在先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个险改革:一百万营销员足矣,且至少一半以上应是独立代理人
文丨来福如果一个行业至少六成以上营销员不可能依靠销售寿险保单养活自己。那么,一个多数人不能依靠所从事的行业养活,不是悲哀还能是什么?这说明,所有一切乱象的根源就在于长期的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甚至沦落为拉 ...
销售业务,个险改革:一百万营销员足矣,且至少一半以上应是独立代理人
标签: 法务知识 法务如何摆脱“工具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