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记忆与感悟》之三十二:诸事靠自己

自媒体运营教程 303 0

对天生没有可靠背景,也不善于经营“关系”的我来说,唯有努力和实干才是最为现实和靠谱的选择。

一直以来我都不善于拉近与他人尤其是与领导的关系,有时虽然与一些关键性的领导有搭上关系的机会,但自己都没能抓住,拉不开脸面,开不了口。

不仅如此,在事关个人前途进步问题上,也从未主动向领导提起过,寄希望于凭自己的表现赢得领导的青睐,只不过这种想法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比较天真,不是没有可能实现,而是很少能遇到这样的正直领导。

说穿了,领导也是人,是人就有弱点,弱点就在于都有各自喜好,只要抓住其弱点,投其所好,才能得到领导回报,而这并不是我所擅长的,倒不是因为我清高或吝啬,而是心理关过不去,做不出来。

一般来说,一个单位或部门的领导,往往重视3种人:第一种人是善于溜须拍马的。这样的人能让领导开心,领导喜欢。当然,仅凭嘴上功夫是不足以令领导动心的。第二种人是各种关系户。这样的人是领导希望交好或不敢得罪的。第三种人则是业务能力强、能做实事的。因为事情总得有人做,且要能做好的,否则领导的日子也不好过。

通过我多年来的观察,上述情况是一些机关尤其是地方机关部门很真实的写照,具体到各单位,三种人占比各有不同,与该部门的风气好坏程度不无关系。

总体看,前面两种人在升迁方面大都能得到领导的特别关照;而那些只知本分做事、不善于拉近与领导关系的老实人,或者仗着自己有些才气恃才傲物、不屑巴结领导的人,晋升的机会则要少得多。

这也可以理解,在领导眼里看来,你不主动向他走近或靠拢,似乎不太把他当回事,他主动提拔你才怪呢!而且领导一般都是有任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对自己眼前没有任何益处的事情能有多少积极性去做呢?

在基层中队工作时,曾经去看望一位同样在基层中队当主官的警校同学,在我离开时,他要我顺便帮他拧一些烟酒,准备送给上级有关领导。

顺手而为的事情,开始我并未多想,但走不多远,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在做什么,便放下手中烟酒,对他说道:“我自己都没给人送过礼,今天还帮你做这事?”说着转头就往回赶。

理所当然,这位同学后来官当得很大,但由于运气不佳,最终也摔得很惨。原因很好理解,这样的人当再大的官都不会知足,他得设法把以前送出去的东西连本带利捞回来,名利双收才是其目标,而一旦被暴露,自然身败名裂。我想,名利固然很吸引人,但如果不是心安理得得来,整天担惊受怕的,我宁愿不要!

不仅不善于与领导拉近关系,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对上级领导往往都有出自本能的敬重,对新来不熟悉、不了解的领导尤其如此,但其产生的实际效果却可能是对领导敬而远之,无形中还使得双方形成了心理上的距离。正因此缘故,也使我很难与领导建立比较密切的个人关系。

设身处地地说,你对领导“敬而远之”,导致你与对方没有亲近感,这种情况下假如领导能主动重用你,除非你特别突出,不得不用!

因为我也在基层当过领导,手下也有百十号人,领导和下属的心理我都了解。站在领导的角度,手下可用的人一大把,有时用谁都可以,为什么不优先考虑跟自己走得近的人呢?但我至少还有底线,不会做出那种毫无分寸、甚至颠倒黑白的昧心事。

不善于或不愿意领会领导意图,则是导致我与领导关系难以走近的另一个原因。转业到地方工作后,由于工作岗位原因,领导在用人上有时难免会“征求”我的意见,显然往往意有所指,而我却不能揣摸领导的意图来回答,有时甚至针对领导的想法直言不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无疑让领导不爽。

还有一方面就是我桀骜的性格为领导不喜。随着了解的加深,那些高高在上、言行不一、装腔作势唱高调而又不尊重下属的领导,令我天生厌恶与不屑,有时难免与其发生顶撞;而心中的鄙视,平时难免也会从言行中自然或不自然地流露出来,这对那些官场老油子来说,感觉不出来是不可能的。

大概由于上述原因,使得后来我在地方的职业生涯中很少能得到顶头上司的好感以及被公正对待,两次关键性的职级晋升都充满波折,在我资历、能力和人脉都明显领先的情况下,仍有领导甚至是我自认为关系不错的领导在背后毫无底线地做一些小动作,尤其在民主推荐的方法上一反常态、反复折腾,目的就是寻找机会把我挤掉,让排名靠后甚至末位的人替补上位。

之所以这么针对我,除我个人的原因外,竞争对手不择手段跑官要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无论在哪里,总有一些人不把心思放在工作或提升自己的能力上,而是放在阿谀奉承、巴结领导、请客送礼、营造关系等投机钻营上,而这样的人往往确实能够得到领导的特别关照。

有一位从事工勤业务的同仁,因机缘好转变了身份,进入了体制内;但身份的改变并不意味着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之后一直只能做一些走流程的事情,有技术含量的事就干不了,也因此成为他职务晋升的桎梏。

但往往这种走正道不行的人,走歪门邪道的本事却不是一般人能及的。比如,他每年的年度考核民主测评都是倒数,而一旦涉及到与他有关的晋职、晋级民主推荐,他的排名一下就能窜到前列。个中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民主推荐前一一找人打招呼,死皮赖脸地为自己拉票;另一方面无非是平时大拍领导马屁,所以关键时刻都有领导替其站台,甚至专门设立一个机构替其解决职务问题。

能够让领导做到这一步,如果说这其中没有猫腻可能谁都不信。有奶便是娘!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卑躬屈膝、投机钻营我做不到,但我自认为无论对待谁,初心都是以诚待人,尤其是在与上司的关系问题上,即使心有不屑,但也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出于个人职业、身份和自尊考虑,总体上也会服从领导,尽心尽职地把本职工作做好,尽量不让领导因我的原因而操心,却得不到公正对待,令我倍感困惑和愤怒!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大学生创业:人脉=钱脉,好的人脉竟然是这样经营出来的 ...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于“人脉即钱脉”的这一说法是越来越赞同了。那么人脉对人们到底有多重要呢?从第一次的名片交换到推心置腹的商业共赢,人脉在这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相信大家对比尔盖茨的故事已经耳 ...

人脉经营,大学生创业:人脉=钱脉,好的人脉竟然是这样经营出来的 ...

单位的领导待我如此,上级的领导待我也是如此。

因某系统机构改革的需要,经相关部门商定,拟将一批某方面情况类似的中层干部提拔充实到该系统。我有幸也在这批人当中,这对还有几年就要退休的我来说,这次机遇很及时,也是最后的机会了。那知到了会上,主要领导一句话就否定了包括我在内的两名人选,而否定的理由十分可笑,竟然与个人表现无关。

否定我俩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呢?按理说,由于单位特殊,上班中我们经常碰到他,当然仅止于面熟,他是不会把职级远低于他的我们放眼里的,因此他实际上对我俩并不了解,我们也都与他无怨无仇,那究竟为什么他还要跟我们过不去呢?

我想可能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我俩部门类似、性格类似,都与他靠近但不接近,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好印象;二是很可能他另有想要安排的人选,否定我俩是因为要空出职位,而我们所在两个部门的特殊性则成了他否定我俩的最好借口。

现实很残酷,上级领导往往随便一句话或随意一个念头就能粉碎下属最后的期盼或希望。中国人讲究双赢或多赢,但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职场,一个人的如愿注定会有许多人的失落。

当然,这样的如愿和失落如果是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话,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问题在于,尽管体制内的公平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在一些领域也基本实现了公平公正,但现实中的公平在许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提起用人不公,人们往往对此深恶痛绝、口诛笔伐,但用人方面的问题,因其行为的隐秘性,人们虽然很明显地感觉得到,却什么也看不到、抓不到,所以很难举报或受到查处。

一些比较注重自己口碑或存有良知的领导,在用人问题上可能还会比较谨慎,反复权衡,注重平衡;而一些吃相难看的领导,丝毫不在意下面的反应,所用人员经常出乎大家预料。

用什么样的人体现出什么样的导向,用人不公是腐败等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可以想象,那些虽然是通过正常途径但却是靠着不正当关系提拔上来的人,他的人品很难保证将来会不会上行下效!

应该说,包括选拔用人机制在内的各项政策规定,从顶层设计开始就是公平公正的,但再好的政策规定毕竟是由相关的人来操作或执行的,而这些人尤其是关键领导者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和良知天性才是公平正义的决定性因素。再好的“经”,如果是歪嘴和尚念出来的,难免荒腔走调。

一些地方和单位选拔任用干部主要是“一把手”说了算,集体领导往往流于形式。选拔过程虽说以结果为导向,但程序严格、繁琐,资料翔实、重复,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可谓“脚踏实地走程序,认认真真走过场”。在我看来,如果失去了公平公正这一核心要义,一切形式都是浪费公帑。

显然,就我个人来说,失去的不仅仅是一次能够走得更远一点的机会,之前也失去了不少能够走得更快一点的机会,而且当你失去了上一个平台的机会后,也许将来所有的机会都将与你无缘。

好在我这人想得开,由不得自己的事情顺其自然,有些东西能得到固然好,不能得到也不过于看重。知足常乐,随心而为,挺直腰杆做人,还能够坚守自己的人格,这样挺好!

依靠自己的超前思维,一次次地确立个人的奋斗目标,针对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并坚定地向既定目标迈进。我人生目标的每一步实现,都是自己超前谋划、不懈努力和良好机遇带来的结果。

同时,作为当初从落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没有所谓的背景或“关系”作依靠,有时还得在他人的打压下“负重”前行,我靠着自己的毅力和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自始至终,我都只能依靠自己,从未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并且不管走到哪一步,我都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感到此生无憾!

后记

我们这一代人生长于贫困而又艰苦的年代,并因“文革”耽误了基础知识教育,但却赶上了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家依靠自身努力走上了较为成功的人生道路。

别看轻自己。我们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先行者,同时也是受益者;我们凭着勤劳和智慧,从一无所有创造出较为富裕的现代小康生活,也为子孙后代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许多人当初做梦都没想到此生还能住上城里的高楼大厦,还能开上私家车,还能在家门口坐上飞机、高铁到处出游。国家经济的巨大发展,社会生活的巨大进步,无不包含着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我们是值得骄傲的一代!

也别太看重自己。我们都是普通人,如今到了退休的年龄,思维、精力都不如从前,甚至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我们都是生命的过客,权力、地位只能满足一时的虚荣,不管官当多大,不管钱赚多少,每个人终将湮灭于人类历史长河。

我们该放手了。中国式父母烦不了的神操不完的心,但我们的子孙需要单独的长大空间,过度庇护或干预不利于他们健康长大,他们终将独自面对并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只会令他们慵懒颓废、不思进取,成为“躺平”一族;一味的迁就、满足乃至纵容,只会使他们得寸进尺、任性骄横乃至心无敬畏,为文明社会所不容。

荣华富贵只是过眼烟云,内心的知足才是永久的幸福。在有生之年,我们要放下心中的牵挂和纠结,全身心享受人生的美好。走出去观赏河山,坐下来笑谈人生,静下心品味生活。

这些年,见惯了仕途风顺和家财万贯,也见惯了身陷囹圄或过早殒落,人生无常,淡然面对,过好眼前,且行且珍惜!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保健品诈骗案业务员:人前喊爸爸老妈,背后讨论如何“下套”

82岁的高至元,一想起一年前买保健品的事,还是不停地叹气。尽管花的钱并不多,但这件事情却让他很沮丧,很受打击……“首长才能吃的保健品”2021年1月4日,高至元收到寄件人为杜力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杜力 ...

销售业务,保健品诈骗案业务员:人前喊爸爸老妈,背后讨论如何“下套”

标签: 人脉经营 《人生记忆与感悟》之三十二:诸事靠自己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