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2岁女子徐某某在家休息时突然失去意识后,一度被送进急诊ICU抢救,半个多月后,于7月26日不幸去世。7月28日,杭州滨江区人社局通报“网传22岁女孩熬夜加班猝死”一事,相关单位介入调查。家属表示,他们已经和律师联系,暂时没有进展。
7月28日,徐某某的父亲徐先生告诉澎湃新闻,女儿7月8日因不舒服去医院治疗,26日离世。徐先生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诊断证明显示,徐某某患有呼吸心跳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等8项病症,自7月8日起入院治疗。
徐先生称,女儿自2021年9月1日开始在杭州慕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工作,岗位为网络直播运营。在职期间,徐某某加班是常态,经常熬夜到早上五六点,睡一会中午十一点多又要去上班。
同日,徐某某的侄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徐某某的实习工资4000-5000元,转正之后加上绩效工资每月10000元出头,自2021年9月1日入职,当年12月1日转正。
徐某某侄女称,徐某某父亲曾和公司法务联系过,法务明确表态不会负责,如果要申请工伤赔偿需要走法律途径。关于是否走法律程序,徐某某一家有在考虑,他们已经和律师联系,暂时没有进展。
徐某某侄女还称,这次医院治疗费用共花费41万元,在朋友的帮助下,通过水滴筹筹款了18万元。
徐先生称,女儿被送往医院抢救后,因家里难于支付医疗费用,女儿所在公司也以欠条形式帮其垫付了10万元。
7月28日,徐先生在个人社交平台再次发消息称:“愿天堂没有病痛,孩子走好。望所有的孩子们所有的好心人,一定爱护好自己的身体,打拼奋斗也要照顾好自己。”
据“新黄河”客户端稍早前报道,对于女孩相关的后续处理,公司高管表示没有什么好说的,有事可以找公司法务。
针对此事,杭州市滨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微博7月28日14时许通报称,网传22岁女孩熬夜加班猝死。经查,涉事企业为杭州慕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该局已关注到有关情况,并联动相关单位介入调查核实。如发现企业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28日下午,杭州市滨江区劳动监察大队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该单位已关注此事件,相关负责人在开会处理。当日,他们有工作人员已经到涉事公司了解情况,具体情况仍在调查中。
天眼查信息显示,杭州慕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是一家以从事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主要经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网络文化经营、演出经纪、互联网销售等范围。
截至发稿前,澎湃新闻暂时未能与该公司取得联系。
【新闻链接】
痛心!22岁女孩连续熬夜加班猝死,有这些征兆要当心→
日前
杭州一名22岁女孩
连续四五天熬夜加班
突发疾病不幸离世的消息
登上热搜并引发网友关注
此前也有类似事件发生
22日,上海嘉定某体育馆内
一男子打完羽毛球后突然晕倒在地
心跳呼吸一度暂停
好在医生就在身旁
立即对他进行心肺复苏
最终男子脱离危险
“猝死”这一话题
看似很遥远
但其实就在大家身边
哪些行为会导致猝死?
一旦发生应该如何急救?
什么是猝死?有哪些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又称心脏性猝死,
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多发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以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的猝死最为常见。除此之外,各种类型的心肌病、暴发性心肌炎、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也是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贵州税务:落实非税收入优惠政策为企纾困助力“三保”
2022年上半年,贵州省税务局通过实施“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深化“非接触式”缴费服务,持续推动系列降费政策贯彻落实,累计为223.27万户(次)企业减免非税收入12.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34亿元,增长54%,“ ...
财税管理,贵州税务:落实非税收入优惠政策为企纾困助力“三保”
非心源性猝死是指患者因心脏以外原因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急性脑血管病、急性重型胰腺炎、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
2020年4月发表在《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的研究也发现, 猝死发生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57.76%),第二位肺源性猝死(21.63%),之后是脑源性猝死(9.21%)。 而30岁~63岁的中年人,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
据中国疾病死亡人数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约为54.4万。相当于每天近1500个人发生猝死,每分钟就有1人因心脏原因猝死,并且抢救成功率不足1%。
猝死有哪些诱因?为何年轻人频发?
从近几年的猝死数据统计来看,年轻人在猝死人员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包括加班、过劳、抽烟、喝酒、熬夜等在内的不良生活习惯,最终使得心脑血管疾病走向年轻化。
2021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副教授陈海旭刊文称,相对于老年人, 年轻人发生心梗时则更容易猝死。
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的病程长,常见的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扩散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等,反复发病,身体机能就会有一种耐受或者代偿。
而对于年轻人,由于心脏没有形成代偿保护机制,很多人因急性心肌梗死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颤就相当于心脏骤停,瞬间失去意识导致猝死。
2020年4月发表在《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的一篇研究通过研究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特点发现, 猝死的诱因主要为情绪激动(26%)、劳累(25%)及血容量改变(8.95%),其次为饮酒、过饱、轻微损伤等。此外,长期熬夜、紧张压力大等也可能诱发猝死。
现在正值夏天,应避免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剧烈运动。 运动后不宜立即吹空调、洗冷水澡,同时切记不要喝冰水。
年轻人猝死,有这几种可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卢骁副主任医师介绍, 年轻人发生猝死,有这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 患者自身有一些基础疾病,比如风湿免疫性疾病,本身就会累及心脏,所以比一般人更易发生猝死;还有一些人带有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的基因,这种基因容易使人突发恶性心律失常,而且发生往往猝不及防,需要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急救。
第二种可能是, 患者在 发病前,身体状况不太好,例如有感冒、低烧等。在此种状况下剧烈运动,病毒就有可能侵犯心肌,诱发暴发性心肌炎。
第三种可能是心梗。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生心梗,年纪轻轻冠脉血管就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发生心肌梗死。
猝死的发生其实很多时候会伴有某些体征,而在发生前,身体也有过信号。2020年4月发表在《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的研究中强调, 猝死中有症状体征的人,常表现为呕吐、呼吸困难、胸闷出汗、头晕、胸痛、腹痛、抽搐、头痛、心悸、咳嗽、意识障碍等。
但是让人揪心的是,出现这些症状后,年轻人往往不清楚,也想不到自己的心脏会出问题,而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也更容易耽误病情,结果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
医生提醒,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保持警觉并及时阻止状态恶化,如自觉休息、缓解疲劳、寻求亲朋好友的关注和疏导、积极进行医疗干预等。
猝死急救,牢记黄金4分钟!
数据显示, 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如能在患者心脏骤停后立即施救,急救成功率高达90%,这也是医学上所说的“黄金4分钟”。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将递减7%至10%。所以,及时的心肺复苏(CPR)、心脏除颤器(AED)急救至关重要。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澎湃新闻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合规管理强化年”政策之下,企业如何强内控、促合规?
2022年,是合规管理强化年。国资委定了一个基调——“合规管理强化年”,深化法治央企建设再进一步。图1:合规管理相关政策2022年伊始,多家央企都纷纷召开“合规管理强化年”工作启动会,要以“合规管理强化年”为 ...
法务知识,合规管理强化年”政策之下,企业如何强内控、促合规?
标签: 法务知识 22岁女孩疑熬夜加班猝死 家属:公司法务曾表态不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