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求职月薪5千被拒出国年薪1.2亿”为啥有人会信

自媒体运营教程 276 0

澎湃首席评论员 李勤余

4年前参加求职节目求职月薪5000元惨遭拒绝的刘本良博士最近突然成了网络上的风云人物。据网文说他的冷核聚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造出了充一次电能用2.8万年的超级电池。还说他已经被美国高薪挖走,就职于纽约冷核聚变研究所,年薪1.2亿美元。

结果呢,上述传言没一个字是真的。8月30日,澎湃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刘本良本人,他表示目前自己生活在北京海淀区,去年从一家科技公司离职,现没有正式工作,生活来源主要靠积蓄。

其实,很多网友恐怕根本不知道也没兴趣了解 “冷核聚变研究”。然而这则传言里的两个噱头却足够吸引人:一是高学历专业人才被迫低就,二是所谓中国专业人才流失海外。现在看来,这两个发布者刻意炮制、编造出来的“卖点”,确实成功地刺激了受众的神经。

但事情还没那么简单。回过头来看,又是“充一次电能用2.8万年”,又是“年薪1.2亿美元”,传言里的数字够夸张的,明显不可信。可这么离谱的说法,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摆脱群体焦虑后,我找到了求职方向”

【编者按】今年夏天,1076万名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人生的十字路口熙熙攘攘,考研、考公、求职、创业……年轻的他们有何梦想?未来的人生如何启航?我们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它事关一个年轻人的未来,事关千家万户的 ...

求职兼职,“摆脱群体焦虑后,我找到了求职方向”

为什么还偏偏有人信?

不能全怪广大网友不严谨、不冷静。因为我们确实能找到当年的那期节目,也能亲眼目睹刘本良博士在节目中求职被拒绝尴尬的处境。如果再到网上搜索一下,我们能很轻松地找到关于他的简介,甚至还有他在知乎上关于“真空正负能量分离技术”的解释。这一切都让刘本良博士的“传奇人生故事”看上去有那么几分可信度。

谣言传播者显然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其在事实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再改造,捣鼓出一个半真半假还很能刺激眼球的桥段,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感性的情绪被煽动,理性的思考被掩盖。

社交媒体上已经有人贴出了所谓刘本良博士赴美工作的统一文案,看来,这场风波是受到了“幕后黑手”的操控和策划。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造谣者的手法也在不断升级、进化——他们不再是纯粹的胡乱编造,因为那很容易被网友一眼看穿;他们如今更喜欢刻意营造真假难辨、混淆视听的“艺术效果”,因为他们很清楚网友不可能像记者一样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查证事实。

必须警惕这一不良倾向。一方面网友得擦亮眼睛,提高媒介素养,意识到造谣者骗人的把戏越来越“高明”了;另一方面,还得提高这些造谣者的造谣成本,平台也应及时介入处理。总之,刘本良博士的研究到底有没有价值,他又应该得到什么样的薪资,这些问题可以讨论,但都应该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

责任编辑:陈才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求职登记、就业网站、基层项目……一组图了解如何找到心仪工作

来源:【人民网】毕业生如何进行求职登记?求职常态化网站有哪些?这些基层项目你是否了解?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求职的小技巧,来看小贴士——整理:黄玉琦、温璐、实习生袁宁设计:杜佰鸾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 ...

求职兼职,求职登记、就业网站、基层项目……一组图了解如何找到心仪工作

标签: 求职兼职 马上评︱“求职月薪5千被拒出国年薪1.2亿”为啥有人会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