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谁家的好孩子天天玩游戏的?”
“有那么多研发经费,研发什么不好,偏要研发游戏毒害下一代。”
“游戏这种精神鸦片就应该封禁!”
当游戏强势进入大众生活时,各种非议声扑面而来,很多家长,将孩子不学习、挥霍父母血汗钱等等的行为,都归咎到了游戏上,那些靠着游戏起家的大佬们,也成为了口诛笔伐的对象,尤其是腾讯,更是成为了被集中炮轰的阵地。
其实,在它强势崛起之前,曾有一位传奇人物,靠自己的游戏帝国,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他就是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
作为中国网游的拓荒者,他本该继续掌控自己的商业帝国,却在登顶几年后,一转身成为了佛教信徒,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更是捐出10亿美元巨款,用于人脑研究。
只因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位初代互联网大佬,发生如此大的改变,突然激流勇退、醉心支持医学科研事业呢?
白手起家打造传奇
1973年,陈天桥在家人的期盼中出生了,由于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性格活泼外向,在17岁时考入了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
很快,学业拔尖且常常活跃于校园各大活动中的陈天桥,成为了他们那一届的风云人物,不过三年时间,他就提前修满学分毕业了,随后进入了上海陆家嘴集团工作,这一年,他才二十岁。
这位校园学霸,没有辜负他的优秀,迅速从子公司的副总经理,成为了集团董事长的秘书,也正是这四年时间的长大,让陈天桥比很多人更早一步,接触到了互联网。
在当时,互联网还是个十分新奇的事物,但在总裁办公室,却能24小时上网。
向来喜欢创新与冒险的陈天桥,就这样开始在互联网上畅游,也是这个时候,他接触到了网络游戏,每到节假日,就开始组局通宵打游戏。
1998年,陈天桥拒绝了跟随董事长转战仕途的好意,前往一家证券公司担任总裁办公室主任。
“我在这里最大的收获,就是遇到了我的妻子。”
跳出舒适的国有单位,进入证券公司,不仅让陈天桥转变了对事业的态度,逐渐下定要创业的决心,还让他结识了聪明干练的爱人,在短短几个月后,二人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也是陈天桥这一年最为得意的事情。
“当时的直觉告诉我,互联网大有可为。”
“可是按照之前的工作经验,一家公司要想盈利,不仅需要资金,物流也是大问题,要想规避这样的风险,数码娱乐是最好的选择。”
1999年,正是资本疯狂涌向互联网的年份,年底,陈天桥立马抓住了中华网寻找小网站投资的机会,迅速用50万注册了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带着20多人的团队,展开与中华网的合作。
真正让陈天桥一飞冲天的,是2001年5月,韩国游戏开发商Actoz,到大陆推广的大型网游《传奇》。
此时的盛大,正因为互联网泡沫问题,备受投资方质疑,不得不开始思考重新寻求发展,当这款网游进入陈天桥视线时,他立即进行了试玩,一度欲罢不能,马上决定在中国独家代运营《传奇》。
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转型,陈天桥买断了中华网所持有的盛大股份,同时将剩下的资金,都投入了进去,公司处于生死一线。
陈天桥的孤注一掷,没有令他失望,《传奇》在成功测试两个月后开始收费,短短1个月的时间,就收回了所有的投资。
也就此,开启了盛大的神话之路。
2004年,盛大成功赴美上市,陈天桥也在同年,登顶中国首富的宝座,成为中国首富榜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受到无数人追捧与敬佩。
如果一切停留在这一刻,那陈天桥的商业传奇将永远被定格,可是商场如战场,商机瞬息万变,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而盛大困境,来得远比陈天桥想象中更为迅猛。
商业帝国陷入瓶颈
“游戏毁了孩子,‘氪金’玩法层出不穷,一人玩游戏全家买单。”
“上网成瘾的孩子太多了,已经成为了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必须要制止。”
“这些做网络游戏的,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产品,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什么样的不良影响?”
随着《传奇》等大型网游的爆火,很多孩子、成年人沉迷游戏,导致家庭矛盾升级的事情开始频频上报,各种批评声全部涌向了盛大网络,就连陈天桥本人,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攻击,就连玩家们,也不满氪金套路,频频进行抗议。
“网络游戏,是青少年的精神鸦片。”
《人民日报》在这些游戏乱象中的直接点名,彻底把盛大网络推向了风口浪尖,而这时的盛大,也迎来了内部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陈天桥的计划中,要将盛大打造成“中国网络迪士尼”,将它发展成为一个综合型的互动娱乐帝国,“盛大盒子”也是在这样的计划下,应运而生。
也许,这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在如今,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
所谓的盛大盒子,就是将网游、音乐、影视等娱乐进行整合,通过研发的盒子,接入电视机,全面掌控用户的家庭娱乐端口。
事实上,很多互联网巨头,如今都在做这件事,许多家庭中,也都有类似天猫魔盒、小米盒子等的产品。
只可惜陈天桥生不逢时,当他携带斥巨资打造的“盛大盒子”,准备大展拳脚时,广电总局的一纸命令,让他所有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盛大的转型也逐渐呈现衰败之态。
“社会的复杂,远远超过了年轻人的想象,要想靠着理想,做些改变社会的事情,在现实中,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这样的当头棒喝,给了陈天桥极大的震撼,很多人都在批评,他的理念过于超前,但在陈天桥看来,却不仅仅只是这么简单而已。
随后,陈天桥开始谋划收购新浪,对方如临大敌,最后这场收购以失败告终,没有停止奔跑的陈天桥,成立了盛大创新院,集中力量,为盛大寻找新的出路。
收购视频播放平台,与地方电视台共同成立影视公司,一路买买买的道路,让盛大亏空十分严重。
就连整个盛大内部人员,也开始震荡,不断有人出走,各方业务也频频开始裁员撤销,让还在转型关键期的盛大,十分动荡不安。
但事实上,直到此时的盛大,依旧有着强有力地支持产业,除了一直作为主要收益来源的网游外,曾经风光无限的盛大文学,更是在网文圈,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
如今耳熟能详的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网、潇湘书院、晋江文学城等几大原创文学网站,被整合成为了盛大文学,出品了时至今日依旧火爆的大IP:《甄嬛传》《琅琊榜》《美人心计》等等,局势一片大好。
但最终,还是倒在了盛大集团无法逆转的失败转型之下。
有心的人会发现,现在很多中国移动互联网所尝试的创业方向,陈天桥的盛大都曾做过,电子支付、在线K歌、语音软件……所以在投资眼光与商业决策上,陈天桥并不是失败的,只是他跑得太快太急了。
就在盛大内部纷乱不断,急需再度寻求出路之时,陈天桥的身影却慢慢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因为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再继续飞速跑下去了。
突然患病皈依佛门
“自己到底想要些什么?”
“这些年一直这样拼搏,为的又是什么呢?”
由于身体出现问题,陈天桥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新加坡做手术,并在此休养了几年,在病后休养的这段时间,他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自己不顾一切向前奔跑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很多人眼里,他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名利双收,财富地位也不缺,家中贤妻相伴,活成了众人羡慕的存在,可他内心的焦虑,却一点也不比别人少,幸福感也依旧不高。
陈天桥的压力,不仅来自外部,更来自他的内心。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王健林:什么叫与人相处的能力?
王健林是老一辈成功的企业家,他对于成功学的认知可谓非常透彻,让我们看一下他都说了什么。你看成功的人,不管行行业业成功的人,绝不是智商最高,是情商最高。情商我把他总结,情商是什么呢?简单一句话就是,与人 ...
王健林,王健林:什么叫与人相处的能力?
曾经的媒体曾渲染过他的财富与成功,也曾指责过他起家的方式,好的坏的,都是一起来的,名利如刀伤人伤己,这是很多盛名之下的人都无法规避的。
“这些都不是个人能够控制的,我能做的,也很有限。”
面对种种非议,陈天桥很淡然,作为别人家的孩子,他自小就目标明确,想要的就会努力争取,一路上的反对声,也层出不穷,但都没能拦住他向前的步伐。
可是一路奔跑到最后,他发现,很多东西已经不再是他个人能够控制的了,学不会驻足的他,也终于被上了一课,如今不得不停下来。
这也让他开始在妻子的带领下,与佛教结下了缘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之前我并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主要是妻子经常和大师们交谈,我当时,认为这纯粹是在浪费时间。”
在退居新加坡养病后,突然领悟了什么的陈天桥,在接连出售了盛大网络游戏与文学两大板块后,迅速退市将盛大私有化,并全面转型成为了投资公司,相比之前而言,现在的他可谓轻松极了。
“那些佛教大师说的话,有些非常正确,尤其人的生命本来就是痛苦的。”
在生活中,没有人是不受苦的,只是痛苦的地方不同而已,这与你的身份地位并没有太大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与佛教接触的时间里,陈天桥似乎开始找到了内心的平静,曾经总是专注于外界发展,深处评判漩涡中的他,对于生命,也有了新的理解。
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按照佛家的教义,人的一生,本质上就是在度劫,没有人能够逃脱现实的痛苦,因此关注内心世界,与自己对话,才能脱离肉体的痛苦,达到平和幸福的彼岸。
其实,在功成名就之后,皈依佛门寻求内心宁静与救赎的,并不只有陈天桥一人。
如我们所熟知的马云夫妇、李连杰、刘德华等人,也曾因频繁出入佛门,与大师们讲经论道而被媒体大肆报道过,他们也因此遭受过很多人的恶意揣测。
马云夫妇礼佛
“这些名人是不是都有什么毛病,他们的日子,难道还会比我们小老百姓更难过?”
“这里边,肯定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秘密,不然怎么一个个的,都要到佛前寻求平静了?”
“果然,哲学的源头是神学啊。”
但事实上,在生命走到一定的阶段,总会有人开始质疑与反思: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
尤其像陈天桥这样身处名利核心圈子的人,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与反问,也再正常不过,大概只有在清净的寺庙里,他们才能慢慢洗掉自己一身的浮躁,认真与自己对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一向是行动派的陈天桥,并没有止步于在佛门中寻求平和,他很快就拨开迷雾,将自渡落实到了具体的行动中。
非议声中坚持慈善
“所有人,最后都必须经历死亡,这是无法避免的,可是我们能够努力,去减轻这种痛苦。”
2016年,已经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陈天桥,因一次巨额捐赠,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夫妻二人宣布成立基金会,捐赠10亿美元来支持脑科学研究。
很快第一笔捐赠就划到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共计1.15亿美元,而该学院也成立了“陈天桥雒芊芊脑科学研究所”,立马投入了第一阶段的研究。
陈天桥与妻子雒芊芊
陈天桥夫妻的这番举动,也引发了外界种种揣测,各种似是而非的言论,开始在网络上蔓延。
而流传最为广泛的说法,就是陈天桥想要自救,据称他和弟弟都患有神经症,每当发作起来,就会陷入生死一瞬的境地,这让二人常常痛苦不已,只能寻求自我解救的办法,支持医疗科学研究事业,显然是最为有效的。
我们暂且不论这件事的是非真假,但其中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是可以想象的,因为医学研究,完全是烧钱的存在,想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情。
“这将是我未来,要坚持的事业。”
“真正的慈善家,应该像做企业一样去经营慈善事业。”
陈天桥夫妇
纯粹只是将钱捐了就了事,那么这个钱能否用到刀刃上,没有人能够保证,对于陈天桥而言,他已经将慈善作为了自己未来的事业,自然要用经营企业的思维,为自己的慈善事业,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好模式,如此才能长长久久。
“我30岁就做到的事,如果到40岁了还在重复,那对我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在捐出巨额善款,用于支持人类脑科学的探索后,陈天桥也将目光对准了国内的医学研究事业。
2017年底,陈天桥携妻子雒芊芊,在上海成立了脑科学研究所转化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和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达成了紧密合作,首期捐出5亿元,计划在今后的日子里,将投资总计70亿,支持中国脑科学事业的研究。
而这,也堵住了一些非议的声音。
在陈天桥第一笔巨款捐出后,就有无数人开始讨伐他,质问为何不捐给中国,但陈天桥没有理会,因为他深知,在这样复杂的社会里,你要学会屏蔽其他纷扰的言论,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走就好。
可能没有人比陈天桥更明白,网络舆论的风暴了。
当然,如此大规模的捐赠,也让陈天桥的身价一再缩水,他投资所挣来的钱,也基本都被转身捐到了研究中去,可是他本人毫不在意。
“如今的物质越发充足,人类上天入地皆已实现,可是却并没有比曾经自由多少,幸福感也没比以前强多少。”
对于支持复杂的脑科学研究,陈天桥认为是探索人类大脑真实感受的最好途径,至于钱,他和家人已经足够用了。
现在的他,两鬓斑白,开始享受与家人的慢生活,除了必要的时候,基本上已不再出现于公众面前,在褪去盛大的明星光环后,他确实比以前,过得更加自在了。
我们不知道,陈天桥所支持的脑科学研究,是否会让他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这无疑是对整个人类医学研究的发展,有利的。
“我不在乎外界怎么说,如何评价我这笔捐赠的价值,我只想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因为整个过程里,我已经获得了难以想象的愉快与成就感。”
非议中登顶,非议中隐退,陈天桥以前的社会标签,被打得太多,各路声音,从没有消停过。
如今他只做自己,也只愿做自己,想必,对于他个人而言,参与到这样的慈善事业中,本身已经是一种自渡。
参考文献:
[1]刘争鸣.中国网络游戏之王——陈天桥[J].世纪桥,2005(08):88-91
[2]张燕.“传奇”不再的陈天桥[J].中国经济周刊,2017(32):33-34.
[3]楚辑东.陈天桥:成也传奇 败也传奇[J].商业文化,2016(30):56-59.
[4]秦姗.“桥哥”的理想国[J].中国企业家,2013(01):40-50+10.
[5]张路,吴比.陈天桥:盛大的精神领袖[J].企业研究,2007(03):22-29.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黄峥的进化与突围
在公司管理上,黄峥后撤了一步,但他仍将和年仅5岁的拼多多一起共同探索未来的边界,并共同进化。文丨《中国企业家》记者 程璐编辑丨李薇头图摄影丨吴育琛2020年的中国商界,一家公司不停地在创造历史。11月12日,拼 ...
黄峥,黄峥的进化与突围
标签: 陈天桥 陈天桥:曾问鼎中国首富 患病后皈依佛门 捐10亿美元研究人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