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 运营公举小磊磊关注,一个教新媒体运营的,一个揭秘互联网本质的,一个月更新10万字干货的93年自由撰稿人。
微信公开课大家都知道的嘛,是微信官方的活动,已经做了好多次了。
今天在北京又有一场,本来小公举以为又是老样子,请些人讲点东西,其实是打自己的广告啦。。。
结果,哎哟喂!今天竟然有一大波干货猛料放了出来!
1、微信官方解读了微信公众号诱导分享、抄袭等违规行为的具体处理流程,还透露了近期的方向。
2、百万粉丝级别,乐活类公众号“ 二更”联合创始人
3、数十万粉丝级,重度垂直类公众号“ 新农堂”创始人
免费分享了他们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不过你应该清楚好的东西不是免费讲出来的。
但是小公举三观多正啊。。。
我要做个大好人,帮他们把藏着掖着的免费讲给你听,独家解剖!
涉及到:诱导分享规则、场景营销、020、IP变现、商业模式、流量传播、社群运营、二次传播和闭环生态链等。。。
让小公举带你回顾一下今天的精华内容。。。
慎重提示:图片+文字较多,我试图讲的轻松点,这样你看的舒服点。
1
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则最新解读
这个OL妹纸呢,叫孙丰静,是微信公开课的讲师,貌似是微信团队的人。
颜值是今天大会上最高的了。。。
第一页PPT意思是说:
用户体验是第一位
接着要提供优质内容/服务
自身拥有创新能力
并且拥有持续造血能力
你的公众号才能在微信里面活下去。。。感觉是废话啊。。。
第二页PPT:重点来了!!!
微信官方将大家运营公众号时,经常触犯到的违规行为分成了三类!
乍一看,你可能觉得没啥,其实是按照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的。。。
从上到下看,类型是原创→营销→违法,情节是由轻到重。
我这么讲吧,它可能意味着——
如果你的公众号发生第一排行为,可能多次违规后才会被封号。
如果你的公众号发生第三排行为,可能一次就被封号了。
单单这样讲,可能属于推理。
但是再加上下面这张图片,违法违规、色情低俗处理数量最高。。。
可以这么理解——
微信官方对于抄袭类、诱导类等行为处罚是阶梯性的,可能是禁止群发几天,可能是封号。
而对于恶性行为,虽然也是阶梯性处罚,但是很有可能不留情面的,直接拉你进小黑屋。。。
当然了,这是小公举结合3年多的公众号运营经验,还有近期的规则,定下的结论。
小公举把这些建议给你,是帮你解决现在的危机。
同时希望你悬崖勒马,不要再有违规行为了!内容创业才是王道,下文会讲这个点。
后面有人提问——
为什么碰到一些诱导分享的文章,我举报后没有审核通过。
孙姑娘答:经过在线沟通/电话沟通/邮件沟通/线下沟通,判断这个诱导分享案例,官方进行再次判断。
这意思其实是: 这个文章是有问题的,但是微信团队的审核能力还有待提高。。。
另外还有两个大曝光——
1、诱导分享遭到处罚的经典案例是: 通过利益诱导,但没有真实/优质内容,而做的涨粉,会触碰到雷区。
小公举剖析:
如果站在微信本着用户体验至上的角度,通过利益诱导,但没有影响到所有粉丝,并且帮部分粉丝创造了价值,提供了真实的内容,而做的涨粉,违规风险就小很多了。
典型的案例:
互推送礼品,比如“送100涨迪士尼门票”,显然是假的,被举报后会遭受处罚。
但如果是送“100份电子资料”,它是真的,所有粉丝都领到了,就不一定会遭受处罚。
小公举的真实经历:以前我和其他帐号互推送电子读物,也就是需要关注才能领取。阅读量最高时达到2万,从来没有被判定为诱导关注。
2、原创与评论基本上是一起开通的,但是也有个例,有了原创,但无评论。
第三页PPT:如果你违规了,官方将这样处理。。。
发现——
微信用户举报或系统发起举报(通过大数据比对)
处理——
违法类是封禁,禁止群发,封禁帐号等等
后台通知你的号违规了,阶梯性处罚你的号
申诉——
由被举报人发起申诉,官方人工审核
第四页PPT:如果你发布了谣言,整治流程如下图
在过去的一年里——
一共有114家专业认证组织加入公众平台辟谣机构;
已辟谣的文章数量达到58万篇;
每天辟谣中间页的科普人数已超过100万;
微信公众平台处罚发布谣言的违规帐号多达7000个。
第五页PPT:扫码保护
官方说40%使用了扫码保护,有点不敢相信,反正小公举没用它。。。麻烦啊。。。
关于微信管理员登陆和发布之类的功能,孙姑娘透露出了最新的规则!
是今天公开课的一大亮点!
1、 问题:每次登陆需要扫码,一个公众号只有5个运营者,能否增加?
回答:任何人都能扫码登陆,但需要授权。
2、 问题:我是专门帮企业收费代运营公众号的,但身份信息只能成为5个公众号的运营者,怎么办?
回答:微信团队正在讨论策划中,后续可能增加临时管理员!
第六页PPT:公众号规则方面,未来不断优化
1、规则场景化——
你运营公众号时,触碰到规则,会直接对你进行规则指引(提示你这个行为是违规的)
2、引导为主——
引导性的东西,让你搞懂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i的。
3、投诉渠道优化——
让用户知道手机投诉该如何分类,指引用户到哪里进行投诉,受害人和官方的沟通机制将更加简单和透明。
4、去中心的沟通——
沟通是解决矛盾的最佳手段,针对不同性质的违规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如果偶尔触犯规则,也许不会一下子就直接重罚。
今天的重点来了!
拥有几百万粉丝的公众号“二更”CEO李明上台演讲啦!
2
数百万粉丝顶级大号“二更食堂”
商业模式+变现模式大曝光
一、讲商业模式之前,得先介绍他们:
“二更”是2014年创办,在2015年合并了另外一个自媒体大号“深夜食堂”,统称为“二更食堂”。
拥有二更视频、二更食堂、隐藏菜单、慢漫来、更城市系列业务品牌。
2016年3月18日,二更正式对外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5000万人民币。。。
如果这么讲,你还是觉得他们不够牛逼,我再描述下。。。
二更食堂在腾讯、优酷等视频门户及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等移动客户端拥有上千万垂直粉丝,全网视频播放量超过7亿次。
二更拥有五个分公司,员工超过300人,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
小公举剖析——
小公举的后台显示,粉丝数量排名前五的城市,就是这五所城市粉丝。
这意味着:中国新媒体行业最发达的地区就是这五所城市,所以创始人这样选址肯定经过调查的。
更令小公举吃惊的是,他们竟然只有6个人在运营微信公众号!
卧槽,简直吊炸天。。。
不过我很好奇,另外294个人在做啥。。。
其实是在做—— IP(知识产权)
二、"二更”IP化商业运作模式:
1、构建用户画像
CEO李明着重讲了,他们之所以公众号做到几百万粉丝,是因为—— 为公众号粉丝和目标用户构建用户画像
用户定位——大学生+职场人群。随即在其文章中孵化出两个人物食堂君和小堂妹,也就是有两个人格化的作者写原创文章,将二更塑造成具备两种人格化的自媒体。
人物设定——26岁左右北上广深的轻熟女。。。(小公举很好奇轻熟女是啥意思)
世界观——追求品质生活,接受过城市文化洗礼,拥有一定消费能力。
事实证明,评论区永远比正文好看,评论区大写的污。。。
2、扩大流量(涨粉)
通过讲原创故事的形式,汲取符合用户画像的精准粉丝。
拥有200个左右签约作者,每位作者均拥有数万个粉丝,在二更上推送后,在自己的渠道再进行二次曝光。
3、商业运作+IP变现+电商变现
李明同学的大概意思是—— 我们虽然看重用户数量,但是变现主要通过IP,电商正在摸索中。
小公举讲李明的观点分成三个维度叙述:
从高度上:基于微信大生态级发展趋势,所以做IP变现
从宽度上:
1、抬高商业壁垒,降低失败风险。将自己(乙方)提升为甲方,也就是本来是赚用户的钱、赚甲方的钱,现在他们成为甲方了,赚其他乙方的钱。
2、整合营销体系,整合视频产业,增加业务模块,串联产业链,增强商业壁垒。
从深度上:通过社群运营+线下运营+作者群体进行二次传播,增加流量,增强活跃度。
李明同学,你透露的那么多,就不怕投资人撤资吗。。。
可能你有点看不太懂这三个维度,小公举来剖析“二更食堂”目前可能在做的事:
一边生产原创文章,打造自己的IP(知识产权)。
一边在拍网剧,网剧由粉丝创作+内部人员打造,进行编剧,而且边拍边播(和美剧差不多形式),效果不好就修改或撤掉,效果好就赚钱。
这些IP还可能是:
电影进院线、图书出版、旅游项目、美食、城市人文纪录片等,然后在不同垂直平台上线赚广告费,赚版权费。
同时可以打造周边:例如——表情包
根据其公布的数据,二更食堂设计的原创表情包,一会儿时间下载量就70万了。
而原创表情包可以获得打赏,还能赚版权费。。。
(另外告诉你件事,顶级大号“冷笑话精选”、“环球旅行”等都在做表情包)
我总算是搞懂他们那294位员工在做啥了。。。
最后,李明同学的野心还挺大的,他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微信团队能够做好大数据,就是打通自己的业务。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微信生态运营解读
微信生态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作为拥有 12 亿用户的巨大流量池,微信为生态参与者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用户触点与转化机会。但对大部分品牌而言,微信生态的运营动作却迟迟难以见效∶一方面,尽管他们积极行动,却因不熟 ...
微信营销,微信生态运营解读
虽然他没说这是什么意思,但小公举来帮他接着说:
他可能是希望,他们的公众号内容+IP,能够打通(发布)到腾讯的其他渠道。例如腾讯QQ、腾讯游戏、腾讯文学、腾讯娱乐、腾讯漫画等。
他们在做的领域,通通打通,进行全产业结合,即——制造巨型IP(一个IP=音乐+电影+电视剧+游戏+漫画+图书等)
这样,不管能不能变现,继续拿资本的钱是妥妥的事。
3
重度垂直类公众号“新农堂”运营模式大曝光
这个公众号粉丝没多少,估计5万左右,但是特别牛逼。。。
你看它的介绍就知道了,他们的粉丝全是农业CEO!!!
而且这是重度垂直领域,磊粉们应该有很多都是做重度垂直领域的,可以好好学习。
一:解读重度垂直类“新农堂”,农业CEO是啥?
根据创始人@钟文彬为公众号构建的用户画像,可以定义为—— 财经领域的农业经营主,农村致富带头人。。。
小公举理解为农业个体户CEO,这类人在农村进行创业,做的项目/产品/服务,大多和农业相关的。
你可能觉得不明觉历。。。
但是看看直播视频的评论区,就知道这个人都多牛逼了。。。
听完他的演讲,大家直接被他洗脑了,就差跑到现场为他摇旗呐喊。。。
小公举活生生的有回农村创业的想法。。。。
我们接着看。。。
二、重度垂直类“新农堂”如何发展?
钟文彬的意思是—— 基于大数据,渗透行业,通过情怀做内容,做有价值的公众号。
按照小公举之前提出的理念,他这种方式就是构建影共同式愿景,即—— 构建绿色的生态环境
具体做法接着看第三条。。。
三、解决领域痛点,通过公众号打通产业链,形成——闭环
痛点一:
将内容整合成优质文章,传递给粉丝,十万+重度垂直人群分享内容。
案例:
一般农业类的公众号都是发发科普性的文章神马的。
但你看人家知道玩互联网,一篇文章越有争议,越有观点,就越容易受到传播。
下面这篇争议文章,站在了受害者的角度叙事(具体内容我没看)
而受害者和现有粉丝都是同类人群,加上巨大的损失金额,直接斩获了45000阅读量。。
痛点二:
邀请经营者做分享,做线下服务,典型的线上线下连接。
案例:参加湖南卫视金牌节目“天天向上”、南都周刊的活动进行品牌曝光。
痛点三:
基于用户画像—— 农村农业带富者
按照上游、中游、下游,为公众号的粉丝+目标用户分层。
例如:农场、供应商、乡村超市、小区社区、菜场、餐饮酒店、度假基地等
接着创建社群,制作大数据,为客户服务、协同服务等。
连接不同用户阶层,产生合作,形成闭环,构建一个重度垂直生态系统。
而这些商业模式、商户合作、公众号运营、文章观点、都是基于同样的价值观—— 构建绿色的生态环境。
就拿小公举自身来举例,我是基于这样的价值观——
帮新媒体运营者提高运营能力,间接提高收入,为粉丝们创造实际价值,我才会获得回报。
所以:
我的业务模式,不管是写文章、讲课、咨询、社群、出书等,不管是自己做还是和别人合作,都围绕着上述价值观在做。
只有这样,才会将所有业务模式打通,形成一个小的生态链,打造—— KOL或IP
同理,你做自媒体、做新媒体运营,假设做5种业务。
有1个业务和自身定位不符,虽然能做用户量,能赚钱,但这样很难形成产业链。
我们继续讲新农堂。。。
由于创始人自带满满的情怀,讲到动情处,就差潸然泪下了。。。
所以一堆人在旁边评论: 我顶你!我支持你!
这特么才是场景营销啊!
还记得我之前讲的G点吗?
场景环境属于小公举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运营理念,它属于G(激)点里的一个环节。
而G(激)点由:场景、环境、用户行为、情绪、兴趣、欲望、共鸣和目的等因素构成。
请戳《宝马H5火爆朋友圈的原因——构建场景环境,新媒体运营必学》
这就是—— 情绪型+目的型的共鸣。
看完这张图。。。
有一种来自远古洪荒的情怀感,只想为他点个ZAN。。。
最后有人问了应用号和公众号置顶功能的问题,虽然都是废话,但还是写出来吧。。。
1、应用号的最新进展是?
官方回答:应用号相关信息目前还在开发中。
2、有多少用户使用了置顶功能?能否让我去调查,自己运营的公众号有多少人置顶了?
官方回答:目前理论上讲,不会公布置顶公众号相关的数据,因为会对用户产生一定骚扰。
今天的干货就到这里啦!
最后小公举想说:
做微信公众号的出发点必须是——传递价值观、品牌观、非单纯涨粉,否则是死路一条。
想看运营公举小磊磊更多的原创文章吗?
请关注小公举的微信公众号(ID:gongjulei),那儿才是我的主战场!
关于:运营公举小磊磊(gongjulei)
集运营+策划+推广+变现等本领于一身的93年运营
征战上海互联网教育界4年
3年新媒体运营
0预算打造过45万微信粉丝矩阵
微信渠道操盘过千万元营收的B2C项目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微信运营到底该怎么做?茂鸿微信代运营靠谱吗?
微信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交软件,很多事情如支付,娱乐等都可以通过微信来完成。其中微信公众号总粉丝数量已经达到了惊讶的23亿,其中,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粉丝已突破2000万,上面 ...
微信营销,微信运营到底该怎么做?茂鸿微信代运营靠谱吗?
标签: 微信营销 17号微信公开课上最新运营规则公布!百万级大号变现模式曝光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