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营销笔记》第159页“内容电商不是知识付费”

产品运营技巧分享 304 0

《虎斑营销笔记》第159页“内容电商不是知识付费”-第1张图片-90博客网


知识付费在互联网中火热了多年,慢慢呈现了降温之势,而内容电商却在今年成为了热点策略,被诸多大平台和新公司所研究并实施,两者有形式上的近似性,但却有本质的不同,虎斑今天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逻辑思维不再有逻辑】


2015年12月31日,罗振宇在北京的水立方举办了第一场“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当时价值数万元的联票上线仅几个小时,便被抢购一空,场面一度十分火爆。2021年12月31日,又是一年一度的跨年演讲,罗振宇站在成都金融城演艺中心的舞台上,面对着12000个空荡荡的观众席,显得十分寂寥,当初热闹的场面已然不再。

许知远也曾对罗振宇下过定义,“他是个卖胶囊的人,把知识放在胶囊里,速效救心丸。”言外之意是对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保持怀疑。

《虎斑营销笔记》第159页“内容电商不是知识付费”-第2张图片-90博客网


而那些曾经对罗振宇深信不疑的用户们也开始发现,自己买了课程,参加了活动,知识焦虑依旧存在,问题依旧没有解决,生活还在原地踏步,因此对知识付费的兴趣也在逐渐降低。

对于观众来说,只是在听完逻辑思维之后获得一时的爽感,生活依旧还是原来的样子,熟悉了罗振宇的套路,便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新鲜感。当然让罗振宇人设崩塌的,最强的例子,是他对一个又一个商业形态的误判,而又有人把“这个罗振宇不停地制造焦虑”这个评论送上热评最前端。

逻辑思维的不再逻辑,成为了大家对知识付费从热捧走向反思的征兆。

《虎斑营销笔记》第159页“内容电商不是知识付费”-第3张图片-90博客网


【不愿意付费的知识付费】


2016年,正值行业爆发期,有关知识付费的栏目以及APP层出不穷,3月千聊上线、5月知乎推出知乎live和知乎问答、5月分答APP上线、6月得到推出订阅专栏……

而期间依然是罗振宇最风光,其创业历程终究围绕着知识付费展开,而通过各种金句围砌而成的个人IP,通过各种媒体采访、大谈商业本质赚足了眼球。

2018年,知识付费降温明显,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知识付费领域在2017年有52起投资事件,到2018年降到41起,到2019年仅有不到10起。从逻辑思维多次IPO折戟能够看出,资本已经不再相信知识付费的故事

知识付费不再受追捧的原因,一方面是知识是相对浅显的,不成系统的,表面的关键词和变幻话锋,没有形成实用助益,用户的持续付费欲望逐渐降低,从逻辑思维的发展轨迹已经实证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在短视频平台越来越多的博主、主播通过垂直的而主题明确的实用知识引流,而引流的免费效应就造成了对知识付费的直接冲击。

《虎斑营销笔记》第159页“内容电商不是知识付费”-第4张图片-90博客网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看懂内容电商4.0流量密码,把握后疫情时代的巨大商机

流量是电商企业的一个核心业务单元,企业的前端流量的质量、规模、性质直接影响着我们后端的业务模式及运营策略。那么大家如何去获取流量呢?本次我们特邀抖音三频共振七天螺旋算法的创始人,抖音电商大数据讲师蝉妈 ...

电商运营,看懂内容电商4.0流量密码,把握后疫情时代的巨大商机


【内容电商不是知识付费】


内容电商,特别是准备打造私域的内容以及私域的电商体系,其本质不是单向输出的知识付费,而是以内容制造、分发、互动为行为特征的社交电商,和知识付费最本质的区别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点:

1. 可互动性而非单向传输。


内容电商的内容具有社交属性,追求的是互动性,而不是单纯的单向地把内容传出去。而知识付费的知识,是单向的知识传输,打造的人个人IP或人设,其权威性和不便互动性决定了知识付费其实就是知识投喂,一端是单纯的投喂,另一端是无言的咀嚼和吞咽,被投喂一方不需要集体交互,也不需要和投喂方互动。而内容电商讲求和你广泛化的多向互动,通过主题的内容进行互动,形成深度社交氛围。

2. 输出的是多样化的内容而非单纯的知识。


内容电商的内容是多样化的内容,比如图文、短视频,还包括主题活动,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可以看出内容电商的内容其重点是服务于社交,而非单纯的知识的输出,但内容电商的内容就没有知识性吗?不是的,一场有深度知识性的线下沙龙,其实同样是内容电商的内容,但其特点是覆盖生活多方面,服务于社交,去中性化是社交电商的一个特点,却不是知识付费的特点。

《虎斑营销笔记》第159页“内容电商不是知识付费”-第5张图片-90博客网


3. 有统一的制造和分发系统。


内容电商的去中心化并不是没有统一规划、没有统一内容制造,恰恰相反,需要有统一的内容制造,重点在于内容分发,是主动的分发,制造内容的统一化和去中心化并不矛盾,去中心化是指每个人都是内容分发的中心,分发内容其实是服务于分发者的个人社交,而非单纯只服务于内容发起方,这些又是的知识付费体系所没有的特性。

4. 可以进行二次创作,甚至鼓励二次创作。


二次创作是内容电商的又一大特点,是去中心化和社交融合的又一个有力支撑,同时没有抹杀内容制造的统一化。内容电商是在一个分发和社交体系内完成社交互动,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播,这也就是为什么内容电商更有生命力,更有市场基础。

《虎斑营销笔记》第159页“内容电商不是知识付费”-第6张图片-90博客网


知识付费成为一个慢慢微弱的火把,而内容电商则是一个正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篝火区,围绕着它的人群是自发聚在一起聊着各种内容的人群,其实虎斑这样来形容,或者能更形象地了解内容电商和知识付费的区别。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跨境电商运营有前途吗?可以转行创业吗?

想在跨境电商行业创业,可以先去跨境电商公司做运营,积累经验和资金后,再去创业吗?自己现在是运营,将来可以创业吗?虽然我没有做过跨境电商运营,但身处跨境电商行业,也认识不少运营,跟他们也有过交流。对于跨 ...

电商运营,跨境电商运营有前途吗?可以转行创业吗?

标签: 电商运营 《虎斑营销笔记》第159页“内容电商不是知识付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