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买小米11的米粉可以等等了,它被用户吐槽存在几个问题
小米11上市以来,广受用户欢迎,甚至需要抢购,不过还没买到这款手机的用户应该庆幸,因为这款手机被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来自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站内的数据显示,在一则:“准点下班VS加班谁才是好员工”的问答中,8.1万+的投票者选择“准点”下班,占89%;只有9968名投票者认为“加班才是好员工”。双方阵营从公司管理、经济利益、工作态度、生活平衡等多个维度,针锋相对、各执一词。不过,显然,反对加班的呼声显然更高。
事实上,以加班为主要表现的困境,已经成为职场人心中难以逃避的焦虑源。在脉脉 “向内而生 中国职场流动趋势报告2021”中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57.5%的职场人 “比之前几年焦虑得多”;而焦虑源排名第一的是“工作”,其次是 “积蓄”;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焦虑源中位居第三。
近九成受访者反对加班 “用命换钱”凭什么
在脉脉上有一个职场问答,“准点下班VS加班,究竟谁才是好员工?”截至记者发稿时,有8.1万人选择“准点下班”;9968人选择“加班的员工才是好员工”。两个观点的支持者观点,针锋相对。
从管理角度,“反加班”阵营的观点是,“效率和结果才是工作的要义。 ”“以量化业绩考核标准来衡量员工的价值才是管理者应该做的事,而不是眼光狭窄到盯着哪个员工加班。数据和淘汰机制以及奖励机制会促使员工去加班,但员工的幸福和健康也应该是管理者关注的。”“空耗时间摸鱼滑水拖延,表面上的加班,毫无意义。”
不过,“支持加班”的阵营,则更愿意从精神层面来理解加班这一行为,有观点认为: “现在有些员工确实缺乏主人翁和奉献精神。” “加班不能仅看产出层面,还彰显了员工的敬业态度和责任心。”“如果我是老板,我必须重视主动加班的员工。”
从经济收益角度,双方观点亦针锋相对。“反加班”阵营的观点是,“权利与义务必须对等。凭什么要求员工自愿加班呢?”“只要钱到位,加班才是合法且合理的。”
而支持“加班”的阵营则认为,“所有的眼前的‘无偿’,都是为了将来的‘有偿’”;“不要只看眼前的收益,受领导认可、未来升职加薪、学到真本事去更好的平台……所有这些机会,都会垂青给努力的人。”更有支持加班的人认为:很多大咖都是在上班时间之余继续工作从而让自己比其他人更快的精进,加班对自己的能力确实有提升,这恰是意义所在。
从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角度来看,“反加班”的人坚持认为,“工作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你连生活都没有了,奋斗有什么意义?”“‘钱还在,人没了’这样值得吗?!”而“支持加班”的人也同样认为,“工作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是,“在本该奋斗的年纪为何要选择安逸?”
工作超疫情成职场人首个焦虑源 “打工人”比往年更难过
脉脉刚刚发布的“向内而生 中国职场流动趋势报告2021”显示,盘点2020职场年度热门词汇,“打工人”以超过6成的巨大优势位居第一,成为职场人继“社畜”之后的新自居。“后浪”、“内卷”、“工具人”、“凡尔赛”分列二至五位。职场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描述热词中,充满了戏谑与无奈。
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有57.5%的职场人表示“比之前几年焦虑得多”。
职场人为什么焦虑? 71.5%的受访者直指“工作”,上班是有多恐惧?其次是“积蓄”(40.2%),显然,“家有余粮,心里才不慌”。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36.7%),在焦虑源中位居第三。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把“谈恋爱”的感受,放入到产品设计中去
几个产品经理不得不懂的商务知识本文作者认为产品经理是一个综合性岗位,需要懂得维护客户关系和商业关系,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和使用。当我们说用心做产品的时候,其实指的是,我们可以如何做出一个能让千千万万人热爱使用的产品,并无条件地对我们所做的产品的发展充满期望,甚至去祝福产品背后的公司可以获得成功。 关于“增长”的问题,它是两个概念或者说是变量的相互作用。一个是流量引入,一个是用户流失。,几个产品经理不得不懂的商务知识本文作者认为产品经理是一个综合性岗位,需要懂得维护客户关系和商业关系,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和使用。当我们说用心做产品的时候,其实指的是,我们可以如何做出一个
产品运营
惠普战66——可能是主流价位中最好的键盘体验
键盘,虽然它是一台笔记本电脑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一直以来并不是消费者们评判一台产品好坏的绝对指标,而谈及到笔记本电脑上的键盘,讨论最多的无非就是键盘按键键程的长短,以及很主观的“手感”。实际上,键盘是影响整机体验最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对于我这种每天要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来说,笔记本的键盘无疑是我选购一台笔电首先要考量的对象。
工作是怎么“欺负”职场人的?调研显示,不同年龄和职场经验年限的职场人,焦虑源也不尽相同。工作1-3年的职场人,最不怕领导,领导的施压与指责只占焦虑源的最小份额(20%)。但是,工作年限为3-5年的职场人,立即变为最“怕”领导的那批人(60%)。工作5-10年的职场人最易“自我否认”(88.9%);对于公司OKR并不是很在意(17%)。工作10年及以上的老将,是对OKR指标最为看重的那个阵营(55.9%),说明成为了公司中坚力量。不过,他们对自我的否认也较高(58.8%)。
职场充斥“神逻辑” 主流媒体呼吁“善待奋斗者”
“996才是福报”,“每天只睡4个小时”,“狼性文化”、“追求极致”、“越努力越幸运”……这些曾在职场领域不断影响“打工人”的说法,随着意外事故的不断发生以及内卷化的愈演愈烈,开始被人警惕。
自2020年下半年起,“内卷”开始成为热词,并直接进入《咬文嚼字》评选的2020年十大流行词——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普通人通常理解为在各行业中,靠极端剥削、压榨自己来获得少量竞争优势的非理性竞争。
近日,随着员工猝死新闻和“用命换钱”说法的不断发酵,各互联网大厂员工在职场社交平台上,列队分享真实加班时间,“加班很凶残”、“我司10.9.5”。“请问贵公司的工作节奏怎样,是否经常加班”的话题,也吸引了8.6万回答。
针对职场“神逻辑”的讨伐之声,也此起彼伏。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有“脉友”援引了管理者“不加班来北上广干什么?”的说法,随后有“脉友”反击称:这句话如同导游“不买纪念品来旅游干嘛”的洗脑!
也有脉友表示,收入和积蓄层面的压力、对相关行业一夜暴富的渴望,使得职场人在“内卷”中无力挣脱,愈陷愈深。
在“向内而生 中国职场流动趋势报告2021”中,面对 “如果职业生涯不得不产生变化”,职场人最先考虑的因素是收入(44.64%);其次是个人能力的提升(24.7%);兼顾家庭位居第三(12.8%)。
2021年,职场人最大的新年愿望是加薪(45.5%);随后的愿望是:升职(16.6%)、换工作(16.3%)、创业(15.0%)。
这也解释了,为何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但互联网仍对职场人有巨大的吸引力。在脉脉针对2020届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研中显示,互联网业(互联网/IT/游戏/软件)连续多年稳居毕业生热衷去向行业首位,36%的受访者希望进入不断造富、百万年薪的互联网行业。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但奋斗不只靠激情,也要讲效率,切不能演变成‘拿命换钱’”。1月4日,央视新闻发布评论称,“让员工少熬夜、不透支,用人单位严格规范劳动保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保护好奋斗者同样重要。”
脉脉职场专家表示,随着新经济趋势的到来,新职业、新岗位以及新型的办公方式,会令职场生态更加多元;人才在地域和行业间流动,不仅会激发经济活力,也会令职场规则更加透明和趋善。对于企业来说,追求创新和高效;给予加班的“打工人”更完善的制度性保障和经济收益;重视职场人的价值感和获得感,是吸引优秀人才的必要之举,也是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移动社交行业报告:2020年用户规模破9亿,文字形式仍占主流
随着图片社交、声音社交、视频社交等产品形态的创新以及革新,移动社交市场将保持稳健发展态势,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社交用户规模突破9亿人,较2019年增长7.1%。短视频与直播行业的火爆,使得人们交流的方式已从单纯的文字聊天,到图片分享,再到语音沟通,最后到视频社交的转变。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蚂蚁金服之后,金融科技将走向清晰
炫耀资产还贬低北邮应试者!B站面试官迷惑行为“彰显”职场歧视B站面试官言语贬低北邮学生,回应充满“说教”,本是双向选择,为何一人唱“独角戏”?所以,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科技更多地承担的是互联网金融接棒者的角色。然而,我们同样需要明白的是,金融科技真正扮演的是接棒者的角色,而不是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而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诸多玩家却把金融科技看成了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重新玩起了收割流量的旧游戏,炫耀资产还贬低北邮应试者!B站面试官迷惑行为“彰显”职场歧视B站面试官言语贬低北邮学生,回应充满“说教”,本是双向选择,为何一人唱“独角戏”?所以,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科技更多地承担的是互联网
产品运营
标签: 产品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