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投递微信支付相关的岗位,但之前没有类似的项目和公司经历。所以想写个文章表达一下对业务的理解。
首先我们根据已知的信息,使用SWOT模型初步探讨一下微信支付。
S(strength:优势):微信支付最大的优势就是基于微信的庞大的用户群体,庞大的用户群导致哪怕使用率很低,使用的人数及总业务量也会很可观;而且,只要微信的一项业务做得好,微信的聊天工具及朋友圈可以病毒式地帮助扩散,扩大它的影响力和使用范围,比如微信免单的活动,很多人免单了就会分享发到群里或者朋友圈,更多人知道了就会引发基于社交关系链的病毒式传播。
W(weakness:劣势):已知的信息微信支付的起步比支付宝晚,可能金融牌照等非常需要时间的硬性条件会落后,但实际的线下超市、饭店等使用场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分庭抗礼;而且微信是一个沟通工具,在这个基础上它的风控会很难做,如果用微信数据建模,特征无非沟通密度,以前有几次资金来往。但实际场景中,很多没聊过的人也会发红包,转账,这导致了最根本的问题,历史数据可能对未来没影响,如果是这样,就无法建模了。
O(opportunity:机会):如今,2018年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微信的月活刚刚过了10亿,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第一个巨无霸应用。那我们从增加使用人数的角度看,一是使用微信但没有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户,如何让他们使用这个新功能;二是拉新用户,不过已经10亿了,还是应该把重心放在前者上,让更多微信用户使用微信支付;还有就是挖掘微信支付的新的使用场景,这个时候假设使用人数不变,挖掘新的场景就会带来更大的业务量,也就是交易数和交易金额的增加,其实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粘性,哪怕微信用户的用户粘性已经很高了。
T(threat:威胁):互联网领域有提到一句话,把你打败的,不会存在于你的敌人名单上。所以支付宝不会打败微信支付,支付宝一切活动,微信都会第一时间看在眼里。除非有一种支付方式比扫码方便,可能类似于公交卡的事物出现,每个人都有一张卡去支付,那个是比掏手机更方便的。不过那个时代要很久,线下的资源要配套,安全性,法律法规,都要很久。
说完了微信支付,我们来谈谈微信支付的营销业务。
第一步,谈谈营销的目的。营销类似于搞活动,目的无非两个,一是拉新用户,提高老用户活跃度;二是提高总业务量。简单说,一个要人,一个要钱。
移动互联网产品大多数都是卖广告的,靠流量,比如知乎、头条、微信等很多免费的APP,不可能赔本赚吆喝,你就想他们的钱哪来的呢?没从用户身上赚钱,那就从商家商家身上赚钱。用户多了,自然有人想投广告,想让他们的产品被人看到。
所以微信支付的营销活动的目的也就很简单了,一要人,提高微信支付的使用活跃度,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二可能是指标出问题的时候,需要外部人为提高。两部分有重合。
微信支付使用了哪些手段去营销呢?
- 免单。免单的意思就是你用微信支付后,可以有机会免单。
这样的好处其实很多。一是成本大大降低,相比于同期支付宝的“实打实”的撒钱活动,这样做有四两拨千斤的感觉。二是“概率”给人一种特殊感,很容易让人分享,这样造成了基于社交网络的病毒式分享。
我们谈谈这个免单的“概率”,这是免单最核心的部分,如何确定每单被免单的概率是关键。
基于数据建模的经验,求出概率至少用到两部分的数据——用户和行为。
用户指的是用户的个人信息,年龄,地域,学历等。行为指的是他用微信支付的频率,时间,每单的金额,地点。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如何做一场微信裂变营销活动?
裂变获客,就是通过裂变的方式获取企业微信用户,是最高效的方式。企业微信如何做一场裂变营销活动?常规的裂变流程可以简单的概述为,用户添加企业微信获取自己的专属海报,将海报分享给好友,邀请好友扫码为自己助 ...
微信营销,如何做一场微信裂变营销活动?
关于用户信息我只有一点思考,就是老年人应该会受照顾。老年人一般用现金,需要培养用户习惯,这点和新用户有重合的部分。
关于行为这一项,互联网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老用户不如狗。你之前用的越多,你免单的概率应该是越小的,这点几乎毋庸置疑。因为你用户习惯已经有了,企业已经不需要培养你的用户习惯了,但是还是要给概率的,否则就是很不人道了,(捂脸逃)。
关于行为的第二项,每单金额一定会影响概率,越大的金额免单概率越小,不过这个我想更有可能是两边不对称的抛物线。实际的场景下,花几元钱的人免不免对它影响不大,就几块钱;花很多钱的人他对免单本身就没有期待,什么样的人最有期待?花10几块、20几块的人,应该是他们对于免单的心里的期待值应该是最高的,这样做的效果也应该是最好的。给他们免单,他们会很高兴,因为实际值满足了期待值。
关于行为的第三项,免单过的人下一次被免单的概率会变小。这点很简单,经济学当中有一条叫做边际效应。你饿的时候,吃一个包子很爽,再吃一个没那么爽,再吃几个就该吐了,它的满意值不断下降,叫做边际递减原则。所以免单过的人再免一次就没那么爽啦,不如让那些没免单过的人免单。
所以公式中一定会有各种变量,叫特征也好。公式类似于Y = aX + b,不过要比这个公式复杂得多,而且特征之间不是独立的,这是一个概率论中的联合分布概率的问题。
让我想想该怎么办,一定有方法的。算了,把人逼急了什么都做得出来——除了数学。
这个公式会随着时间调整吧。简单说,如果基于地域分析,有一个地点的增速减缓,就可以把它的概率增大,把那个增速很稳定的地点的概率减小,如果基于运营的角度会这样做,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总的成交额和总单数,这背后看不到的,就是用户习惯的养成吧。
2. 小红包
我记得微信有推出过每单后摇小红包的活动,几分钱。
和上面有很大重合的部分,不过这个应该简单很多,因为这个活动设置和支付宝也差不多,业内应该有统一的操作模式。
这个对小额支付多的人影响大吧,不过影响也很有限。在于,如果你同时使用支付宝和微信,微信里的几分钱会成为你使用微信的理由。信息透明了之后,消费者也学精了,都是两个一起用的比较多。
PS:不过70后,以及60后们,他们可能支付宝、微信支付都没用过。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会有信息不对称存在的。或者说,对于所有人,信息不对称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
——————————————————————————————————————
最后想说一下微信支付最近的动作,叫做“亲属卡”。
这个活动明显是给父辈使用的,尤其是三线四线十八线的小县城的人。一线二线微信支付使用量,可是据我的观察,小县城还是现金多。通过亲属卡,也等于是通过亲情的方式,去抢占中老年人这一市场,去培养了他们的使用习惯。我就给爸妈开了这个卡,觉得好像在资本的逐利中有让人暖暖的部分,哪怕有点利用你的孝心。可是你也尽孝了,这个双赢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吗?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新媒体营销方式有哪些?
新媒体的营销变革
微信营销,新媒体营销方式有哪些?
标签: 微信营销 浅谈微信支付营销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