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全面梳理一下“柳传志的问题”,答案都在这里

自媒体运营教程 产品运营 465

"联想柳传志"的问题讨论到今天,各路大神真真假假的信息摆弄得也差不多了,但可惜的是,支持与反对者都还"嘴硬",并没有出现绝对双方都认可的任何结论。我个人觉得,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上的讨论,缺少"归纳总结",导致很多的讨论都陷入了"单打独斗"、"就事论事"的自循环。

那么我就想来全面梳理一下。事实上,我在2021年12月13日的帖子《我来回答司马南老师关于“联想”的几个问题》也曾阶段性地梳理过,再次梳理也算是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梳理的原则

  • 中立原则:虽然一直有网友认为我是为"联想"洗白,但是我想再一次说明一下:因为"联想"方面没有发声,我能分析的只能是发声一方存在的问题。这是大家必须要理解的一点,从我个人的态度角度,我从来都是坚持独立思考、持中立的立场。
  • 独立思考原则:我能保证自己的观点和依据是经过自己多主查证的,基本可以保证其真实和客观,不存在"伪造"和臆测"。
  • 正义原则:我们都认为,大部分网友之所以关注"联想问题",最终还是殊途同归,都是在坚持正义与公理,都认为"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 不预设结论原则:我分析的前提是在潜意识里并未认定,哪一方代表正义,必须是基于客观真实的证据,才能下结论。
  • 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我们要坚持把历史上不同阶段的人和事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分析。历史不容假设,现在有些网友动不动就说"没有联想会有其他品牌",没有柳传志会张传志、李传志会把联想经营的更好""如果柳传志走了倪光南留下联想一定会更好",这种假设本身就犯了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我是不赞成的。

如果您都认同我梳理的几个原则,那您就往下看,在监督我的同时,也随时检讨自己是否坚持了这几个原则以上几个原则;否则,您就别看了,没必要浪费您的时间。

PS:我们提到的"联想问题"实际上还是指向人的问题,也就是广大网友聚焦的柳传志或是柳传志和杨元庆。

梳理的维度

我在《我来回答司马南老师关于“联想”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采取的是"能力、道德、法律"三个维度,我认为这路径是对的。

不管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不管大家举了多少例子和证据,做了多少分析,这些东西无非还是在"能力、道德、法律"三个层面来确认。

摆事实的和提供正常逻辑参考的分析方法

为了避免一些人胡搅蛮缠,我在分析的过程中,尽量只摆事实,给到一些常规的分析方法和逻辑做参考,不分析结论。

为了避免内容过于庞杂,有一些部分我会用到其他文章的链接,请大家自己去看,链接里的证据大家参考,链接里的结论大家可以忽略。

那么,下面我们就开始分析吧!

能力维度

讨论到今天大家讨论的一个很重要的点柳传志和杨元庆是不是有能力的企业领导者。如何来确认这一点,其实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分析,得出结论:

  1. 当下的联想算不算一个成功的企业;
  2. 与当年联想同时期创业的中科院的其他兄弟企业相比,联想是好是坏?
  3. 与当年同时期的中关村的其他企业相比,联想是好是坏?

在分析这一部分的问题的时候,大家切记不要把能力与道德和法律,混为一谈,我们只分析能力问题。其他问题我们接下来再逐一讨论。

一、当下的联想:


我们需要全面梳理一下“柳传志的问题”,答案都在这里-第1张图片-90博客网

Canalys发布报告称,2021年全年,联想出货量占全球份额24.1%,排名第一,但相比2020年出货量略微减少0.3%。惠普以21.7%排在第二,同比减少1%。戴尔17.4%,苹果8.5%,宏碁7.1%。

再有一个链接有联想控股投资高科技企业的数据,大家可以点开直接看,提醒只看数据即可


转帖:关于联想的争议,我来说几点事实和数据

在能力部分很容易大家就会想到"技工贸"和"贸工技"的路线之争,这一部分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把联想的选择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去讨论最好。

但是,因为采取了"技工贸"路线会比现在好的结论本身是"假设的,没有人能说假论的结论对与错。

在这个部分我有两个分析当年的贴子,大家可以参考,再提醒只看事实即可,不要被我文中流露的结论误导:


联想为什么不做芯片:从“汉芯骗局”到“方舟败局”之痛

从中国曾经的PC霸主“长城电脑”兴衰,看今天的联想

当年,在中国大陆为什么没有出现“台积电”?

曾经与联想并驾齐驱的电脑品牌

二、与当年中科院其他的兄弟企业相比:

我在《我来回答司马南老师关于“联想”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在这一部分有数据,可以为大家直接引用:


到2015年8月和中科院创办参股的上市企业有20家,应该说没有一家达到联想的规模和知名度。

近期这些企业中最出名的就是中科院全资持股的中科建设开发总公司曝雷负债700亿、濒临破产。

如果有其他的数据,欢迎网友私信我补充。

三、与当年中关村同时期的企业,以及全国的整体国企情况比较:


在网上大家可以查到的数据:截止到2005年,国资委先后对3377家国有困难企业实行了政策性破产,全国仍有1800多家困难国有企业需要通过破产退出市场。这个破产的数据仅仅是反映国家直管企业的情况,不包括省、市、县的困难企业。

中关村当年的"四通、方正、联想"等,现在也只剩下联想了。在当年的所有企业里,中关村还有那个可以拿得出手的企业?国家当年是把"中关村"当成中国的"硅谷"去打造的。事实上,是失败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广大网友诘责的是联想没有承担起中国"芯片自主研发"的责任,这是无可辩驳的。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李嘉诚人生最大的失误,并非错过阿里华为,而是套现中国投资欧洲

李嘉诚是很多人心中的生意之神,很多人认为李嘉诚一生从来都没有失败过,他是生意场的常胜将军。可是事实上真的是如此么?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李嘉诚其实也曾经犯下了很大的错误,比如说2003年前后,李嘉诚先后错过了 ...

李嘉诚,李嘉诚人生最大的失误,并非错过阿里华为,而是套现中国投资欧洲

我这里也无意给联想辩解,大家结合我上面文章的链接,在《倪光南传》的117页和118页可以找到一点答案:


我们需要全面梳理一下“柳传志的问题”,答案都在这里-第2张图片-90博客网

至于"香港联想"当年的亏损问题,我个人认为并不能说明柳传志能力有问题。因为企业经营总会有成功和失败的时候,还是要看大势。尤其是当年的亏损问题,确实也不是柳传志的直接责任,更多的还是领导责任。

可供参考的文章:

还原真相:柳传志借钱给港商吕谭平持股“香港联想”始末

道德维度

这个问题我说实话,我其实不想谈,因为一谈,有些网友就认为我是为柳传志洗白。因为,无论我怎么提示,很多人潜意识时就把倪光南院士当成了受害者,大家就觉得作为"联想"的核心创立者之一的倪光南院士,孑然一身、净身出户般地被清除联想,无论如何,柳传志都有问题。我认为:

  1. 柳在这个问题上是有责任的,心胸有些狭隘;
  2. 虽然四通对王缉志、方正对王选也是一样的不近人情,但是这两个企业发展得不好,这个不近人情正是企业领导人不足和企业文化落后的表现。如果联想真的比他们好,本应该比他们在对待核心创始科技人才问题上表现得更加有前瞻性。
  3. 是道德的瑕疵,还是思想的狭隘,还是因为柳传志与倪光南二十年情感的"因爱生恨"我们很难去客观验证。但是,结果证明,柳在此问题上的表现是不合格的。(从1974年两人一起下放干校劳动算起,到1994年倪光南举报柳传志,就已相识二十年,并且是非常互相认同的二十年。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倪光南对柳传志的举报问题,事实上是非常严重的事件。从柳的角度看,这是要置他于死地的,事实上这让两人的矛盾从"人民内部",变成了"敌我"。

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很可惜的。如果倪光南与柳传志没有交恶,今天的联想一定会更强大。

有三篇文章可供大家参考:

假如倪光南与柳传志和解了,这是不是“联想”热议后的最好结果?

从人性和历史的角度看联想和倪柳之争

至于关于柳传志家族的问题,比如丹阳教案本身,我本身并不认同这个手段,对于相关的史实,我也没有定论,两个参考:

柳传志先祖柳昕和丹阳教案关系考证

明清弃婴收养机构育婴堂考证

“联想问题”的集中回复!不服来辩

特别强调,在家只需要看链接文章的证据,作为一个参考吧。

这里面我特别说我一个观点:

  1. 有一个视频在采访杨元庆时,问了联想是哪国企业这样一个类似的问题,结果杨元庆的回答支支吾吾,这是非常需要批判的!
  2. 联想不是战斗在隐蔽战线的企业,在这个问题上有必要这么难回答吗?我不认为这是能力问题,而是在利益与爱国之间,缺少根本的思考。
  3. 如果现在美国说,联想你只要承认是中国企业就断供芯片;只要你承认不是中国企业,就不断供,你说你承认不承认?
  4. 承认的代价会是巨大的,但是这个代价是你必须要承担的!这就是爱国!在爱国的问题上,不是利益权衡的问题,这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先烈们不惜生命、前赴后继建立新中国的原因。
  5. 这也是倪光南先生伟大之处,他如果只是计较个人得失,当年没必要从加拿大加来。当年像他一样选择留在国外、挖空心思出国的人比比皆是。
  6. 所以,这是一个企业选择做对"小部分人有益"企业,还是选择"对民族和国家有益"的企业的问题 。
  7. 今天联想做大了,客观上对国家和民族也有利。但是,这是"边际效益",还是本身的目标呢?

在我看来,以上这7点,是需要柳传志等从道德层面思考的。

法律问题

关于柳传是否违法的问题,从现在看网上聚焦的主要还是三个:

  1. 09年股改
  2. 支持港商"负债持股"
  3. 8万平米国家用地问题

这三个方面认定柳传志就是违法的内容太多,我觉得没有必要引用了。我这里面给大家提供几个我觉得证据还看得过去的文章,作者理工男,作为参考:

  1. 关于"09年股改":转帖:关于联想的争议,我来说几点事实和数据
  2. 关于"负债持股":柳传志有没有非法挪用三千万美元专项贷款?;再论“香港联想成立港商持股及借债持股”的真相
  3. 8万平米用地问题:联想有没有私用计算所8万平米土地?

涉及法律层面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以国家的结论为准,我其实本身并不愿意深入谈,因为我自己学法律出身,我天然就警惕不能犯未审先判的错误。

有些人问联想是中国企业还是美国企业,包括有些人还问联想"捐赠一事",我在这里可以谈一点我的认识:

  1. 首先要辟谣,联想捐赠美军是假消息,是捐赠劳军组织,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可以分享我之前的一个贴子:关于“联想”捐赠美国劳军组织的一点看法
  2. 联想当然是中国企业,如果是美国企业,大家在网上这般热议,早就被封了账号,或收到律师函。
  3. 联想不是柳家的,从来不是,将来也不会是。当年联想控股上市的时候,中科院持有29.1%的股份,中央汇金持有7.65%的股份。平安信托和建信信托也都有持股。

我们需要全面梳理一下“柳传志的问题”,答案都在这里-第3张图片-90博客网

在我看来,网上"似是而非"的信息实在太多,最后建议大家不要偏听偏信一家一方之言,还是自己动手,从多角度了解,才能得到更接近真相的结论。

关于相关问题,我在这里目的还是"陈列"、"参考",就不过多地发表主观的评论了,希望对广大感兴趣的网友有所帮助。

喜欢的网友请"关注、点赞、转发"!草根评说,坚持的是客观的立场!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丁磊错了吗?

文/孟永辉丁磊有关统一电子产品充电接口的提案引发了热议。有人认为,充电接口应该统一,因为这可以减少电子垃圾的浪费,更好地实现双碳目标;有人认为,充电接口是否应该统一不应该由政府出面来解决,而是应该交给 ...

丁磊,丁磊错了吗?

标签: 柳传志 我们需要全面梳理一下“柳传志的问题” 答案都在这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