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最大污点不在联想路线,也不在侵吞国有资产,在于泰山会

自媒体运营教程 产品运营 5

柳传志最大污点不在联想路线,也不在侵吞国有资产,在于泰山会-第1张图片-90博客网


好人长安君原创作品


如果将中国的商海比作武侠世界的江湖,那么任正非比较像独孤求败,遗世而独立,身在江湖但也远离江湖;马化腾更像是独霸天南、无意争夺天下的武林世家;李彦宏更如同武学天才,一鸣惊人,自成一番气象。

而在江湖的名利场中央,必会存在逐鹿中原、心怀天下的武林盟主一样的人物,从现在来看,马云像是2020年之前十年最实至名归的武林盟主,而再往前数,大概就不得不提柳传志,这位被誉为中国第一位商界教父的存在。

柳传志的经历很简单,他在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转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变革浪潮之中,创立联想,并推动联想成为国际知名的电子产品品牌。跟后来的一众商界大佬比起来,他的创业过程,企业发展过程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显得平平无奇。

所以其实很多人都很疑惑,柳传志凭什么会被称作中国改开以后的第一位商界教父?

他为什么会在退休之后受到如此之多的质疑和指责,又究竟是什么事让他销声匿迹?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



围绕在柳传志身上最大的两个“污点”,一个是选择“贸工技路线”,一个是“有侵吞国有资产的嫌疑”。对于后者,由于目前都是坊间的传闻与分析,缺乏官方的正式调查,所以今天我们不聊这个。

我们只说说“贸工技路线”这个事。

这几年来对于联想当年走“贸工技路线”的质疑和指责,基本上都伴随着与华为走技术路线的对比,华为在96年成立中央研究院之后,就把技术研发作为公司发展核心部门来看待,正是因为在技术领域的多年耕耘,才最终成就了今日的华为。

但是我们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很多人认为“贸工技路线”导致了联想“偏航”,甚至让中国芯片领域错过一次历史机遇期,并将这个罪过按在柳传志头上,我认为这有失公平。

联想决定走“贸工技路线”,缘起于1994年倪光南以极大热情在联想高层中提出了芯片研发计划,具体内容就不说了,结果就是1995年路线之争出现最终结果:柳传志大获全胜,倪光南被直接免去联想总工程师之争。

有人认为,如果当时坚持倪光南的路线,那么联想到今天是有可能比肩华为,成为类似三星这样具有大量原研技术储备的电子产品巨头。

但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小,甚至可以说如果当时这么干,联想很可能撑不过新世纪初的IT行业泡沫破灭,遑论今日。



柳传志最大污点不在联想路线,也不在侵吞国有资产,在于泰山会-第2张图片-90博客网

倪光南


90年代的中国,IT互联网的风虽然吹进祖国大地,但这个时期的改革开放进程实际上是低于预期的。1992年邓公第二次南巡讲话,算是进一步激发了全国对于改开的热情,从这里开始,外资也好,内部的改制也好,才逐渐摆脱人们在思想上的桎梏。

当时中国IT技术与国外同行相比,基本属于一片空白,没有产业,甚至于相关领域的人才都难以寻到。而当时中国的市场需求则基本是一片蓝海。这里边就存在一个矛盾,一边是急迫的需要,另一边是没有能力生产、更没有相关的技术。

所以 在90年代,中国开始大量引进外资建厂,我们提供市场、政策和廉价劳动力,他们提供生产设备和技术,中国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开始进行现代化的。

几乎所有的第一代企业家,在最初都是通过代理这些商品在国内的经销权来完成资本积累,然后在卖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复制,等复制的有一定技术含量后,就开始正面竞争,争夺市场。



柳传志最大污点不在联想路线,也不在侵吞国有资产,在于泰山会-第3张图片-90博客网


联想身处于这个时代,同样无法避免,尤其是在消费电子这类元器件繁多、功能复杂的行业内,它要突破的技术壁垒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倪光南即便当时提出了“技工贸路线”,也没有舍弃贸易这条线,因为他知道这是联想的生死线。只不过他对于技术的执着,在当时联想的产品发展中,所能起到的促进作用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芯片自研的话,当时的芯片技术是有机会比肩国外公司的,但是决定联想产品销量的,绝不仅仅是突破芯片技术,还包括软件技术等等。

而在当时,绝大多数的企业基本上都遵循贸易路线,比如说家电行业,基本上都是走的贸工路线,甚至连“技术”都抛弃了。

柳传志在当时提出“贸工技路线”,其实也兼顾了技术,只不过他主张将主要资源放在贸易上,以贸易路线的成功来反哺技术,比如说收购国外先进技术公司等。

而实际上正是在贸工技路线之下,联想迅速跻身国内IT界龙头,其地位与今日的华为相似。



柳传志最大污点不在联想路线,也不在侵吞国有资产,在于泰山会-第4张图片-90博客网


今天我们来看这件事,会发现当年路线之争的本质是利益之争,以倪光南为核心的技术派,输给了以柳传志为核心的贸易派。这件事的恶果就是,联想的技术基因就此消失。

结合背景来看,会发现柳传志当时的选择没有错,但这件事为什么会成为他的“污点”呢?

我认为在于他的路径依赖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的经济环境开始迅速与国际接轨,人们的需求也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在迅速提升,而在这样的时代变革之下,“贸工技路线”显然已经有些过时。这个时期中国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都日新月异地发展,与西方国家的技术水平也不再存在改开初期那种如同天堑一般的差距,那么这个时候,其实中国市场的基本逻辑已经发生了转变。

身处于这个转变,联想其实有机会在消费电子行业大有作为,毕竟在新世纪的头十年,华为还远未形成在消费电子技术领域的布局,而联想却拥有太多的优势与资源。

但是柳传志的路径依赖,让联想错过了这个时间窗口,也错失了近二十年来可能是最好的一个发展半导体技术的时间窗口。



柳传志在官方层面名声一直很不错,这实际上也导致所谓的“有侵吞国有资产嫌疑”,成为一件不了了之的公众事件。

与这件事相比,有一个更讳莫如深,同时我认为后果也更为严重的事情。

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这件事,柳传志才能够拥有“第一位商业教父”的称号,也同样因为这件事,他才最终消失于大众视野之内,这件事就是掌控泰山会。

泰山会诞生于1993年,原先的名字叫泰山产业研究院。最开始它是挂在科委下的一个组织,其设立初衷其实是给民营科技实业家们作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但后来出现了分化,一小部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成为头部企业,另外一大部分则依然挣扎在生存边缘。两者之间的话题出现了巨大的差距,一边谈上市融资,另一边谈的是生存和竞争。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马云马化腾成难兄难弟,一个年损失750亿,另一个年损失1020亿

很多人都说双马是中国最赚钱的人,可是如今这个情况可能改变了。马云跟马化腾过去曾经垄断了多年的中国首富位置,可是如今两个人身家都出现了暴跌。胡润公布的2022年中国富豪榜上,马云跟马化腾成为了难兄难弟。马云 ...

马云,马云马化腾成难兄难弟,一个年损失750亿,另一个年损失1020亿


柳传志最大污点不在联想路线,也不在侵吞国有资产,在于泰山会-第5张图片-90博客网


2005年之后,改名为泰山会,同时将这个组织缩小为一个成员有16个人的私人圈子,从这个时候开始,其实才是我们熟悉的泰山会。

泰山会的核心就是柳传志,其他会员都算得上商界大佬,并且是纵横中国商界多年的大佬,比如说冯仑、郭广昌、李彦宏、段永平等,甚至马云还曾现身于泰山会的内部会议。

可以这么说,泰山会是国内第一个跨行业、跨地区、资金规模巨大的民营企业家组织,而这个组织的参与者所掌控的企业,所涉及的综合资产超过2万亿。而且这是一个组织度很成熟、同时关系极其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众所周知的一个案例,是史玉柱当初在珠海盖楼,遭遇资金危机,正是泰山会解囊相助,帮助史玉柱度过了难关。这其实只是流于表面的一个典型案例。

泰山会的各类“能力”之中,我认为资金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最微不足道的,这个组织最大的作用, 可能在于商业信息的互通、资本的联合以及对于政策方向的研判解读和提前布局。

这些作用有什么坏处呢?

我就说两件事吧。

第一,联想的控股权本来在中科院手上,但是后来泰山会会员卢志强买下中科院的大部分股权,然后柳传志就成为联想实控人,卢志强大赚24亿,柳传志控股联想,双赢,就中科院输得掉腚。

第二,资本的集结与联合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头。

正是这种资本的联合、集结与组织,让资本的力量大肆活跃于房地产行业和互联网IT行业,对这些行业的无序发展和极端现象的出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至少我认为,中国房地产的畸形发展,跟资本的大规模集结进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柳传志最大污点不在联想路线,也不在侵吞国有资产,在于泰山会-第6张图片-90博客网


当然,你或许认为泰山会没有这么大的能量,但我想说,柳传志所创办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泰山会,在泰山会之外,柳传志还创办了“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这是一个在规模上超过泰山会的企业家组织,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最顶级的企业家组织,它的会员所控制的资产规模达到了5万亿以上,柳传志在这个组织中依然是首任会长。在联想退休之后,他很长时间内依然掌控着这个组织,直至2016年5月,柳传志将这个职位交给了马云。

实际上从泰山会之后,柳传志与其说是一名实业家,倒不如说是一名商界传道者,有点类似于功成名就之后的马云,或者反过来说更合适。他热衷于在企业家圈子之中广结善缘,发展自己的力量,同时利用自己所集结的资本力量来完成更高层面上的事情。

从某种程度来讲,马云后来所走的路,本质上跟柳传志并无区别。



柳传志最大污点不在联想路线,也不在侵吞国有资产,在于泰山会-第7张图片-90博客网

2015年10月,浙商总会成立,马云当选为首任会长


在2020年之前,中国实际上存在着北中南三个顶级的区域性企业家组织,北边就是泰山会,中间就是“江南会-浙商总会”(两者其实算是一脉相承,2014年江南会解散,2015年马云任首任浙商总会会长),而南边就是马化腾、王传福为核心的同心俱乐部。

在这三者之中,同心俱乐部在表面上是资本联合最少的组织,基本上属于一个公益性质的组织,当然这也可能跟广东商圈一贯的低调作风有关。

中间这个江南会,跟泰山会非常像,但马云在2014年就解散了这个组织,后来马云在这方面更大胆的尝试,就是已经被关闭的湖畔大学(柳传志为九位创始人之一)。浙商大会则与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一样,相比而言更为松散,被掌控于一人之手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并且是存在官方背景的。

而泰山会毫无意外地在2020年之后烟消云散,但这不妨碍它成为改开以来成立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私人性质民营企业家组织。

一切结束于2020年秋天。马云的某次讲话所传达出的资本的狂妄,将这种资本集结的乱象与危害第一次完完整整地呈现了出来,而我们追根溯源之后,会发现柳传志可能才是这一现象最早的奠基者。



很多人都说华为跟联想最大的区别在于“贸工技和技工贸”的路线选择,那么任正非跟柳传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我认为不是做企业的想法不一样,而是对个人定位的本质不同。

任正非对于扩大自身的商业影响力毫无兴趣,他并不喜欢向他人传播自己的商业思想,反而更喜欢吸收。从某种角度来讲,他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实业家,不喜欢资本扩张,或者说有些反感与资本产生过多的联系。这不仅体现于他的企业家生平,也体现于他为华为设立的全员持股制度——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就断绝了上市的可能性,也就基本断绝了受资本干扰的可能性。

而柳传志,或者说其他的商界大佬,其实都有着超越企业家之外的角色诉求,在这一点上,柳传志和马云表现得尤为突出。

而在那次讲话两年之后的现在,我们其实也看到了国家的意志:企业家要守本分。

有人可能会问,企业家要守什么本分?要做到像任正非那样?

当然不是。如果说守本分就意味着及格分的话,到任正非的境界大概就能打95分以上。

所以国家只是要求这些商界大佬们能得上60分就行,它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觉得大家可以看看马化腾。



柳传志最大污点不在联想路线,也不在侵吞国有资产,在于泰山会-第8张图片-90博客网


腾讯和阿里是国内对外投资最大的两个资本方,那么为什么腾讯在这次互联网反垄断中受到的惩罚没有那么严重?

并不只是因为马化腾作风低调,而且从不走在前边探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化腾资本集结玩得少,而且不向非商业领域伸手。

马化腾不搞圈子文化,对外投资基本上量力而行,当然它自身的资本力量过于强大,而且相比电商来说盈利状况要好,投资标的质量也要好于阿里,这些都是让他的投资版图能够与阿里相匹敌的重要原因。

但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马化腾只考虑赚钱,不考虑改变社会啥的,而马老师想改变的东西已经超越商业范畴,来到一个企业家不能触碰的领域。

所谓本分,其实就是不越过红线。

而加分项,可能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整个经济环境的贡献,或者跟国家发展方向的契合度等等相关。

其实能够达到“需要面临红线”这个地步的企业家已经是凤毛麟角,而且越线并不意味着就此彻底翻篇,柳传志当前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泰山会,而是跟泰山会有关的“侵吞国有资产”这件事,就他的年龄而言,恐怕很难会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他也很难从这个问题中走出来。

而相比而言,马云今年还不到六十岁,对他的惩罚应该也已经尘埃落定,而不再活跃于资本市场的马云,会在未来将目光与精力投放于何处,也许是值得我们期待的另一件事。


最后想说,对资本集结的防范和警惕,并不意味着我们同样需要防范和警惕资本本身。实际上资本对于推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更像是一把刀,它能起到什么作用,还要看这把刀的持刀者是谁,以及这把刀是用在何处。

在清除资本集结所造成垄断和无序发展之后,创新的星星之火才能真正有燎原的可能,我认为这才是中国企业家们和创业者们真正的春天。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比起卡脖子,我们更缺乏人才,任正非: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

在《面对面》采访节目上,任正非曾感慨: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我们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华为今天虽然有1400多个科学家,但一大半都是来自外国。你以为我们不想找中国的吗,是找不到啊!是啊,中国拥有14亿人口,每年更 ...

任正非,比起卡脖子,我们更缺乏人才,任正非: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

标签: 柳传志 柳传志最大污点不在联想路线 也不在侵吞国有资产 在于泰山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