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湖独白专栏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这是一段关于为人处世的俗语,经常被人引用的便是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大部分人在强调好人做善事之外,还要谈论做善事之后的回报,这就是所谓的无完人。
无数次意外告诫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做这件事的给他人带来的好处,而不是一味强调别人有所图。
曾经的“中国首善”就是这样一位备受争议的成功人士,据相关资料显示,他在1998年至2012年期间,捐款总额就达到了20亿,而且他也连续4年荣获中华慈善奖,更是接连三年进入中国慈善家的排行榜中。
至今依旧有不少人对他的行为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因为他在做善事的同时很高调,讲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在每一次重大捐款的背后,陈光标都会选择宣传自己的事迹。
一次著名的冰桶挑战之后,他揭露了多人参与的背后真相,引发全网震动,让这位中国首善成为舆论的中心,最终黯然退场。
陈光标的经历确实让人感慨
1968年出生的他家庭非常贫困,原生家庭的自卑也让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了高调的行为,据了解父母都是种田的,还有很多兄弟,在这个背景单纯吃饭都是一个问题。
陈光标从小开始就要为生计打算,他看到一位哥哥和姐姐因为吃不饱而活活饿死,便立下一定要成功的念头,深受贫穷家庭的影响,让他在十岁时就开始以体力挑水赚钱养家,赚来的收入全部用来补贴家用,缓解了父母的经济困境。
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体力劳动,陈光标深刻明白致富之路不能单靠这点收入,还是要努力读书,用知识来改变命运,就是有这样成功的执念,他凭借着过人的努力考上南京中医药学院。
在那个时代,贫困家庭培养一位大学生不容易,陈光标在学校时接触到医疗设备,并且通过自己的敏锐商业判断,将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这个行业之中,让他在前期备受争议。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中国首善变“首骗”,陈光标的“消失”,是因为破产了吗?
提起陈光标就不得不提他那几张标志性的照片,照片里陈光标身前身后堆着如山的货币,他本人站在钱山之间,举起双手伸出大拇指。这是陈光标每次捐款必拍的照片,用于宣传自己行善积德的事件。他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他说自 ...
陈光标,中国首善变“首骗”,陈光标的“消失”,是因为破产了吗?
很快随着国内对于医疗设备的投入,陈光标的公司也成功赚取一大笔资金,资产一度高达上亿元,一时国内都是对这位异军突起的成功人士的报道。
为了帮助其他贫穷家庭,陈光标开始了自己的慈善之路,也正是因为这个动作让他备受大众的关注。
首善成为首骗
陈光标帮助的对象都是患有重病的家庭和遭受天灾的地区,在这个问题上,他做到了带头的作用。2018年的汶川大地震,陈光标开始现身灾区,积极筹备一亿元作为赈灾物资,开始成为大家眼中的“中国首善。”
据此前的一些跟踪报道中,陈光标的捐款金额已经高达二十亿,在1992年至2012年,这几年间共帮助70万贫困家庭,可是在他公布的一些慈善组织之中,却无法找到对应的组织,于是出现了“中国首骗”的说法。
特别是在做慈善的过程中,陈光标都要宣传自身的名片,让人质疑他做慈善的初衷,并不是真诚地帮助他人,而是借助热度来提高知名度和公司的影响力。
2014年,陈光标突然消失在公众的眼线之中,特别是在冰桶挑战之中,被揭穿了捐款100万的作秀行为,彻底让他失去了热度,成为网友眼中的“伪善”。
回归农村生活
在陈光标退出大众视线之后,有人猜测是否是经济上出现问题?
其实并不是破产了,而是陈光标选择了低调做慈善和经营自己的公司,疫情期间也积极向武汉捐款,不再高调地宣传自身影响力,这也无形之中打破别人对他的刻板形象。
陈光标面对媒体的报道,只是简单回复:“公司很好,他也很好。”
有人发现陈光标在自家农地上干活,可以看出陈光标已经成为一位低调做事的企业家,几年的时间里让一个成功人士转型,经历的心理历程可想而知。
关于陈光标的慈善行为,我们无法定义为差劲,他确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和帮助到有需要的人群,这就是他值得佩服的地方,如果要求每个人都毫无私心地帮助他人,那么社会便都是天堂了。
个人认为,只有更好地挣钱,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中国首善陈光标回家乡,给数百位老人发红包,网友称标哥又回来了
对于陈光标这个名字来说,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他曾经一度风靡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极其高调的慈善行为赚够了人们的眼球。其中历历在目的行为有,把3300万人民币用现金捆绑好,堆砌成了一面墙请别人拍照。2014年的6月1 ...
陈光标,中国首善陈光标回家乡,给数百位老人发红包,网友称标哥又回来了
标签: 陈光标 “中国首善”陈光标 从捐款二十亿到销声匿迹 如今成了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