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学习的人都渴望将自己的知识管理起来,而不是零碎地散落在脑海,以达到随时调用的目的。
管理知识的前提,是知识的获取。在你工作的第一个十年,要更多地关注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存储、知识的共享与传播。在30岁以前,你可以更多地去探索自己的优势、特长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性。养成知识保存习惯,乐于并善于分享,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在工作的第二个十年,需要更多地关注知识的共享和传播、知识的利用和知识的创新。
知识工作者需要一些基础知识,可以找每年公务员考试的题目来测试,因为它的内容覆盖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同时也要做个“专业”的人,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一味地补自己的短板。推荐一个性格测试叫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可以了解你的优势在哪里。
很多人在管理知识的时候都有一个恶习,那就是无限制的保存。所谓收藏永不停止,行动从未开始。现在网上的信息林林总总,很多人不假思索,把很多实际上没用的东西也保存下来,最终的结果就是从来就不去看,成为了Mark党。下载的知识不算知识,只有经过自己的处理(阅读,思考,输出)才会成为自己的知识。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陈春花:管理新内涵,变革管理·知识管理·重建领导力
导读:标准的管理职能,已经不能够概括全新的情况。面对未来的企业管理成了一个全新的话题,这涉及两个全新的管理内容(变革管理、知识管理)和一个核心的要素,即重建领导力。如果孕育传统的管理理论的土壤已然流失 ...
管理课程,陈春花:管理新内涵,变革管理·知识管理·重建领导力
有一种有趣的知识也需要被我们管理,那就是对“人”的保存。假如一个见面三四次的朋友依旧不知道你在做什么,甚至叫不出你的名字,你什么感受呢。更功利一点,对自己重要的人,记住他们的生日,在生日的时候送上诚挚的祝福也是保持联系的好方法。那保存“人”的哪些资料呢。基本情况:姓名、服务机构、部门、职位、电话、QQ/微信。背景情况:老家、毕业学校、专业、爱好。联系过程:你们正在讨论的事情,他正在做的项目。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你表现出对他的情况很有了解,是不是会让他有种被关心的感觉,从而使你们的交流更加顺畅。
知识的共享与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的确,在我们的认知中,学到的知识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什么要与别人共享。其实仔细一想,共享自己的知识也有以下几个优点:
- 主动让别人了解自己,让别人对你的能力有清晰的判断。你必须主动地将你的具有优势的、擅长的东西展示出来让别人知道;
- 让别人知道你知道。你不能“我觉得我怎么样”,而应该让别人觉得你怎么样,通过共享知识形成别人对你的认识;
- 能共享出来才能真正掌握。想要把知识共享给别人,首先这个知识已经在你的脑海中完全掌握才可以。并且,在共享的过程中,你也训练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 共享知识能结交到高质量的朋友;
- 自己主动去做知识共享的工作是建立个人品牌的最简单方式。
就如前文所说,知识被记到脑海中,它不一定是你的。只有经过一定的加工与处理,内化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它才真正属于你。 在分享的过程中,知识被你处理了一遍,是不是印象更深刻呢?
简单总结一下:
- 工作的第一个十年,要更多地关注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存储、知识的共享与传播
- 基础知识,可以找每年公务员考试的题目来测试;采用MBTI测试来了解自己的优势所在
- 避免对知识单纯的收藏,要行动起来
- 注重知识的共享与传播
希望每一个热爱学习的朋友,都能总结并迭代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图解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干货】图解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管理课程,图解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标签: 管理课程 如何真正把你的知识管理起来?1000字就给你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