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子求职记①:从中职长大 手握5份offer毕业

自媒体运营教程 240 0

在这个被称为“史上最热”的夏天中,1076万的高校毕业生拖着行李走进了同样热辣的“就业季”。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向左考研、向右考公、申博留学......这些选择频繁出现在热搜榜上,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上也随处可见“上岸帖、经验帖”分享。

但在求职大军中还有一群职校毕业生,却和这些“出路”不太有关联。他们没有“双一流”的名校光环照耀、没有所谓的本科“标配”学历,甚至由于学历差距也不能轻易选择考研、考编,只带着标榜职校特色的实训经历“赤手空拳”上阵,他们走过了怎样的求职路?在求职中遇到哪些问题?自身所学是否真的能匹配岗位?

日前,南都教育联盟记者采访了多位职校毕业生,他们有的手拿五份offer,一毕业就顺利入职;有的进入大厂,在本硕博生中崭露头角;也有的依然受困于“学历焦虑”,选择苦战升学……他们说,希望自己的经历能为后来者提供一些参考。


职校学子求职记①:从中职长大 手握5份offer毕业-第1张图片-90博客网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求职“远程优先”需求增长

本报讯 (劳动报首席记者 罗菁)全球职场社交平台领英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平台内的新发布岗位中,“远程岗位”占约20%。而针对“远程岗位”的浏览和新工作申请数据,从疫情前的3%分别升至30%和27%。这充分展现 ...

求职兼职,求职“远程优先”需求增长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周凤华。

人物名片:周凤华,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入职广东某环境分子诊断公司。

投出5份简历,收到5份offer!找工作这件事对周凤华而言,似乎从来都没有焦虑过。从去年10月底开始找工作以来,周凤华陆续投出了5份简历,专业对口、底薪5000、有双休是她优先考虑的条件。在经过比对考虑后,今年7月1日,她正式入职广东某环境分子诊断公司担任检测人员。

一毕业就顺利入职的周凤华靠的绝不是运气。2019年,周凤华通过春季高考“3+证书”考试从顺德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考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职校就读期间,她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今年五月,她还作为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唯一上榜学子登上人民日报《2020-2021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拿到了国家奖学金。三年的学生社团工作经历也让她学会了人际交往等社交技能,再加上有化学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傍身,让她在招聘中十分吃香。

分流进入中职

“将职业技能学精学透并非易事”

2016年,中考后进入中职学习,周凤华坦言是有落差感的。这份落差感既是来自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后,老师对不会升入普高学生的漠视和对职业教育优势的甚少宣传,也来自于进入中职后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不同于初中时迫切的升学压力和普高严格的教学管理模式,中职的学习生活一开始让周凤华感到很轻松。“中职老师对逃课和上课睡觉管理得很严,不过课堂上需要靠自己的自控能力约束,考试复习也需要靠自己自觉学习。”

不过,这份落差感并没有持续多久。中职的各项职业技能大赛让周凤华意识到要将职业技能学精学透并非易事,也给了周凤华具体的努力方向。参赛需要储备许多理论知识,而这恰恰是职校学子薄弱的地方。参赛的每一天,周凤华时间安排得都很紧凑,上午学习理论知识,下午背题库,晚上做1000道理论题,她最晚曾做到凌晨十二点,“做完才能睡觉”,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

职校学子求职记①:从中职长大 手握5份offer毕业-第2张图片-90博客网


2018年广东省工业分析与检验国赛选拔赛现场。

遇到哪天有实验,她则需从早站到晚进行起码六个小时的实操训练,这是为了确保能将各项实验操作流程烂熟于心,更是为了实验数据尽可能准确。现场的考核试题随时可能有所改变,而类似于试剂溶液浓度的改变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周凤华只能在平时训练时多次进行变量实验,以期在现场能随机应变各种可能的情况。

努力没有白费。周凤华在2017-2018年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工业分析与检验赛项获“团体二等奖”,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渤化杯工业分析与检验赛项获团体二等奖、全国第七名的好成绩。“特别开心与激动,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专业技能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也给了我后面去往高职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周凤华说。

高二下学期的分流考试,周凤华进入了学校的“升大班”,确定了自己学习“3+证书”课程考取高职院校的方向。“3”是指语数英三门主干学科课程,“证书”则指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进入“升大班”后,周凤华在中职的学习变得更为紧张。不同于普通班仍侧重技术技能的学习,“升大班”则更加侧重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强。

职校学子求职记①:从中职长大 手握5份offer毕业-第3张图片-90博客网


周凤华(左二)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渤化杯工业分析与检验赛项获团体二等奖。

一般来说,高职高考比普通高考要容易。“升大班”的学习内容多是高一基础知识,课程难度并不高。但面对即将到来的升学压力,三个“升大班”共一百三十多名学生仍铆足了劲,因为只有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考到更好的学校。由于参赛,周凤华晚了近两个月才进入“升大班”学习。但在全班四十多名学生中,她每次排名都稳定在10-15名间。

通过“3+证书”考试进入高职

“要抢占教室前两排座位”

2019年,周凤华成功通过“3+证书”考试,进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要抢占教室前两排座位。”和在中职学习时一样,从课前预习,到课中认真听讲,再到课后复习,周凤华对自己有着严格的学习计划。

实验实操也是高职学习的重头戏。重铬酸钾溶液的标定、重铬酸钾法测定未知铁含量是周凤华印象深刻的两大实验:“高职老师并不会再像中职老师一样一步步地教学,实验的完成更多地需要靠学生自己的理解能力。”蒸发水浴等待时间长,有些实验还需要等待结晶近8小时,哪怕在一个微小步骤上出了错,也会让周凤华与她所在的小组一整个下午的时间白费。实验失败意味着没有数据,周凤华和组员着急、低落过后,也会认真撰写实验报告,一步步分析究竟是哪个步骤出了问题、下次又如何改进,还会跟老师进行探讨。

职校学子求职记①:从中职长大 手握5份offer毕业-第4张图片-90博客网


周凤华参加2020-2021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工业分析与检验赛项(高职组)比赛现场。

在高职学习期间,周凤华参加了两次创新创业大赛。只不过这次,她可以独当一面了,做了项目负责人。顺职院创新创业学院的院长黄萧萧是周凤华该项目的指导老师,在准备省赛和国赛的两个月,黄老师和项目组的成员们同作息,给他们带来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梳理商业逻辑并找专家打磨方案。

最终,团队拿到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的银奖。今年5月,周凤华被评为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登上人民日报,也是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中唯一上榜的学子。“‘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校训,让我懂得思考与坚持。”

找工作害怕“学历歧视”

技能过硬、工作上手快成为优势

即使如此,害怕“学历歧视”,不够有底气等自卑心态还是会出现在周凤华和同学的讨论中。“我们总是担心简历上的亮点少,在校工作经历、技能证书少,自己的个人技能水平又没有特别突出,会得不到面试官的肯定。”

如今已然入职,现实也让周凤华有过学历焦虑。“领导会因为学历上的不同而对人看法不同,因为学历不同而被安排与同龄人不同的岗位,或者哪怕是同样的任务也会受到学历影响而分配不均匀,我听说过也遇到过。”

面对这些,技能过硬的周凤华已经不太在意了,“职业教育其实更看重的是能培养出自己的职业技能规划,提升技能水平,扎实地掌握一门技术,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

职校学子求职记①:从中职长大 手握5份offer毕业-第5张图片-90博客网


周凤华(左一)在公司实验室学习实验操作中。

对生活污水进行填处理与样品加载、仪器上机沉淀进“柱子”、检测药物滥用情况,是周凤华每天会进行的日常工作。洗脱、复溶、氮吹……这些基础操作流程,周凤华在职校学习过程中进行过反复地操作与训练。和她同组的也多为职校学子,大家默契地接替完成实验步骤,相互检查各自步骤是否操作到位,互相协助并沟通实验操作技巧,这也是职业教育中分组学习带来的经验。

在检验生活污水的工作当中,周凤华总是能发现新问题或者是新思路,公司里氮吹仪仪器、高速离心机等仪器的使用更是改变了她以往的实验方式,让她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提升。技能过硬、工作上手特别快成了她的优势并得到了上司的认可与肯定,这让周凤华意识到,在职校学习到的技能知识能够真实地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帮助公司解决实际问题。

周凤华记得,她曾就读的中职学校有句这样的校训——“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一种出彩的机会”。职业院校尽力为学生长大提供多元化的机会,周凤华牢牢地把握住了它们。

采写:记者程小妹 实习生符怡婧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5种销售话术及技巧,应对99%的客户游刃有余

“我路过,随便看看”“我下次再买”然后没有然后了“别人家更便宜”……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顾客?拒绝你总有10086个伤心的理由。1、我不买,就随便看看这类客户是平时我们最常遇见的,没有明确的购买目标,甚至 ...

销售业务,5种销售话术及技巧,应对99%的客户游刃有余

标签: 求职兼职 职校学子求职记①:从中职长大 手握5份offer毕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