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浮沉者,阴阳之性也。《难经》: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阳性浮而阴性沉,呼出为阳,心肺之气也,吸入为阴,肾肝之气也。
心肺之脉俱浮,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之脉俱沉,沉而濡实者,肾也,沉而牢长者,肝也。脾居阴阳之中,其气在呼吸之交,其脉在浮沉之半,其位曰关。关者,阴阳之关门,阴自此升而为寸,阳自此降而为尺,阖辟之权,于是在焉,故曰关也。
阳盛则寸浮,阴盛则尺沉。阴盛于里,阳盛于表。「仲景脉法」: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一定之法也。然浮沉可以观表里,不可以定阴阳。三难:关以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此阳乘之脉也。阳乘阴位,则清气不升,故下覆于尺;阴乘阳位,则浊气不降,故上溢于鱼。溢者,浮之太过而曰阴乘,覆者,沉之太过而曰阳乘。是则浮不可以为阳而沉不可以为阴。浮沉之中,有虚实焉,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是阳虚于表而实于里也;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是阳虚于里而实于表也。浮大昼加,沉细夜加,浮大昼死,沉细夜死。诊者当于浮沉之中参以虚实也。
[译文]浮脉和沉脉,是阴阳的本性。《难经》说:呼出气的是心与肺,吸入气的是肾与肝,一呼一吸之间,脾受纳营养物质,脾脉在中。阳的自然规律是上浮而阴的自然规律是下沉,呼出的气为阳气,是心肺的气,吸入的气为阴气,是肾肝的气。
心和肺的脉都是浮脉,浮脉并且大而散的,是心,浮而且短而涩的,是肺。肾和肝的脉象都是沉脉,沉而软实的,是肾,沉而硬长的,是肝。脾位于阴阳的中间,气在呼吸的相错接合的时候,脾脉在浮沉的一半,他的位置叫做关。关,是阴阳的关口门户,阴气自此上升而为寸脉,阳气自此下降而为尺脉,闭合与开启的权力在这里,因此上叫做关。
阳气盛则寸脉浮,阴气盛则尺脉沉。阴气盛在内藏,阳气盛在体表。「仲景脉法」说:浮为在体表,沉为在内藏,是一定的法则。但浮沉可以观察表和里,不可以确定阴和阳。《难经·三难》说:关的前面的为寸脉,是阳气的跳动,脉应当表现出九分并且是浮脉,超过了标准叫太过,少于标准叫不及,若阴气逼迫使寸脉往上冲,到达鱼际穴以致尺部无脉,为过分,这是阴气太盛的脉象。关的后面的为尺脉,是阴气的跳动,脉应当显现为一寸而且是下沉的脉象,超过了标准叫做太过,少于标准叫不及。若阳气逼迫使寸脉的气往下进入尺脉以致寸部无脉,为覆盖,这是阳气太盛的脉象。阳气占据阴气的位置,那么清气就不能上升,所以向下覆盖于尺脉;阴气占据阳气的位置,那么浊气就不能下降,所以向上溢出到鱼际穴。溢脉,是浮脉太过因而叫阴气太盛;覆脉,是沉脉太过因而叫阳气太盛。所以说浮脉不可能都是阳,沉脉也不可能都是阴。浮脉与沉脉之中,是有虚有实的。《难经·六难》说:诊脉浮取时寸部感到脉象减弱细小,沉取时尺部感到脉象充实洪大,是因为阳气虚在体表而实在内藏(阴盛阳虚);沉取时尺部感到脉象减弱细小,浮取时寸部感到脉象充实洪大,是因为阳气虚在内藏而实在体表(阳盛阴虚)。脉象浮大的白天病情加重,脉象沉细的夜晚病情加重,脉象浮大的白天死,脉象沉细的夜间死。诊脉时应当在浮沉之中参悟虚实。
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浮脉可理解为“浅脉”,形容为“浮如水漂木”、“浮如水上负轻舟”。其脉象特征是脉管的搏动在皮下较浅表的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因此,轻取即得,按之稍减而不空。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三次非法采砂行政处罚引起检察官注意,追查!|今晚九点半
湖北鄂州自古就是“吴晋重镇,楚东门户”这座千年古城景色十分优美江面辽阔,来往船只络绎不绝一到夏天孩子们都喜欢在江岸边戏水、捉鱼然而,夜幕降临一些船只却悄悄开上江面破坏了这美好的夜景……日前,经湖北省鄂 ...
人资行政,三次非法采砂行政处罚引起检察官注意,追查!|今晚九点半
【临床意义】1、邪气犯表,正气与邪气相争于表。2、风邪鼓动,致使气血运行于体表。3、阳气浮越于表。
【机理分析】浮脉为阳脉,《内经》称为毛脉,在时应秋,在藏应肺。桡动脉部位浅表而显浮象,瘦人肌薄而见浮脉,夏秋脉象偏浮,皆属常脉。
表证见浮脉是机体驱邪向外的表现。外邪侵袭肤表,卫阳抗邪于外,人体气血趋向于肤表,脉气亦鼓动于外,故见浮脉。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脉多浮而无力。外感风寒,则寒主收引,血管拘急,故脉多浮紧;外感风热,热则血流薄急,故脉多浮数。
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沉脉显现的部位较正常脉深,故可理解为“深脉”。其脉象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之处,因此用轻指力按触不能察觉,用中等指力按触搏动也不明显,只有用重指力按到筋骨间才能感觉到脉搏明显的跳动。这是因为沉脉脉气沉,脉搏显现部位深沉所致。
【临床意义】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亦可见于正常人。1、邪气侵犯藏腑,以致气或血郁结于内,或阴阳被邪所压抑。2、气、血、阴或阳的虚亏枯竭。3、邪气(主要指寒、湿、饮、痰、瘀)闭阻厥阴、少阴之表,甚至部分阳明、少阳、太阴之表被邪所闭,亦可现沉脉。
【机理分析】沉脉为阴脉,《内经》称其为“石脉”,在时应冬,在藏应肾。肥人脂厚,脉管深沉,故脉多沉;冬季气血收敛,脉象亦偏沉;有的人两手六脉皆沉细而无临床症状,均可视为平脉,不一定是病脉。
病理性沉脉的形成,一为邪实内郁,正气尚盛,邪正相争于里,致气滞血阻,阳气被遏,不能鼓搏脉气于外,故脉沉而有力,可见于气滞、血瘀、食积、痰饮等病证;二为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动,故脉沉而无力,可见于各藏腑的虚证。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完善国家行政体制 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人民日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这对于全面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改革和提高我国国家治理效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因为政府治 ...
人资行政,完善国家行政体制 提高政府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