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抗疫的历史性“抉择”

自媒体运营教程 产品运营 328

原创 十全斗 2022-01-03


2022年:全球抗疫的历史性“抉择”-第1张图片-90博客网


2022年:全球抗疫的历史性“抉择”

2022年,全球抗疫进入第三个年头。面对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双重变异毒株的联合进攻,是尽快采取联合抗疫的积极举措,还是消极应付、躺平投降,地球村何去何从,亟待人们作出历史性抉择。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022年1月1日14时10分,全球累计有288173131例确诊病例、5436175例死亡病例。美国累计确诊55864519例、847162例死亡病例,较前日新增确诊病例443677例,病死率1.5%。英国政府2021年12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189846例,累计确诊12937886例;较前日新增死亡病例203例,累计死亡148624例。澳大利亚联邦卫生部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2021年12月31日21时,该国24小时内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2946例,首次突破3万例并创下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新高,澳大利亚已累计确诊病例接近40万例,达395504例。

概括地说,迄今,全球新冠疫情患者病例已接近3亿例,死亡超过540万人;其中美国确诊病例接近5600万例,死亡已接近85万人;英国累计患者接近1300万例,美英两国民众平均每6人中至少有1人感染新冠病毒。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敲响了800下丧钟,悼念新冠疫情侵吞的80万个亡灵,这一数字已经超过美国南北战争的死亡人数。美国总统拜登宣称,这是一个悲惨的里程碑。2022年的头三个月,在北半球寒冷的冬季里,地球村仍在承受着新一波大规模COVID-19新冠病毒侵袭。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刊文称,美国未来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新冠疫情“海啸”。


2022年:全球抗疫的历史性“抉择”-第2张图片-90博客网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无论是中国武汉向世卫组织报告第一例患者,还是德尔塔变种在不知不觉中袭击印度,抑或是南非对奥密克戎“吹哨”,都在揭示同一个道理:新冠病毒不分种族、不分国别,它是全球共同的灾难,是人类健康共同体的敌人。只有地球村全体村民团结起来共同抗疫,最终战胜COVID-19,人们才能早一点走出新冠病毒的阴霾。

疫情的演变是一面镜子,照出国际社会美丑善恶的千姿百态;疫情也是一次“大考”,检验着各种社会制度、体制、模式的效能和优劣;疫情考验着各国执政者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更探测着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两年来的全球抗疫实践充分证明,能不能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众志成城、防疫抗疫,既是成功控制疫情的关键所在,也是衡量抗疫全过程的“唯一标准”。任何资本利益优先、草率随意的决策,以及摇摆多变的举措,都会造成草菅人命的后果。


2022年:全球抗疫的历史性“抉择”-第3张图片-90博客网


中国,在抗疫和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经受住了考验,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大考”。截至2021年12月28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1683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截至12月25日,中国已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2亿。中国大陆各省市发现疫情后,基本上在一个潜伏期(14天)左右的时间里就能控制住疫情蔓延。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明确指出,“我国不断完善防控政策措施,现阶段仍将坚持‘动态清零’策略不动摇。”

举一个例子。中国上海的抗疫经验是:精准防控,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2021年8月,上海在25天内稳妥处置10例本土确诊病例,没有停工、没有大面积封控……这座特大城市的疫情应对,既紧急又从容。无论是医院工作人员,还是机场境外货机作业区的员工,病例都是在高风险人群周期性核酸检测中排查发现。上海为高风险人群“画圈”,精准划定密接、密接的密接,少一个不行,多一个不要。

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精准划定管控区域,范围可至最小单元,如楼栋、居民小区、自然村组等。核酸检测画出“一米线”“悟空圈”,采、送、检、报流程顺畅,保证检测人数在500万以内的中等城市、检测人数大于500万的大型城市,分别在2天内、3天内完成一次全员检测。各地相互借鉴抗疫经验,不断提升疫情防范和早发现能力,快速规范精准流调,第一时间对病例、可疑人员落实精准的管控措施,大力推进疫苗接种……,中国已经牢牢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强防线。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信息显示,从2021年8月开始,中国进入疫情防控第三阶段,也就是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这个阶段疫情防控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减少疫情发生。从南京到张家界,从瑞丽到黑河,从绍兴到西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理念一以贯之,而防控举措则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不断优化调整——从阻击战的应急救治,到常态化的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的精准防控,抗疫中的中国答卷,始终书写着“以人民为中心”。同时,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妥善处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率先复工复产复学,基本保持正常生活秩序,进出口贸易额逆市上扬,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父老乡亲全都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


2022年:全球抗疫的历史性“抉择”-第4张图片-90博客网


相比之下,美西方某些政客们的抹黑、甩锅和推诿的丑恶嘴脸已暴露无遗。他们在所谓“价值观”上作文章,其调之高为近年来少见,2021年年底上演的美式“民主峰会”闹剧达到了高峰。他们在领导抗疫方面敷衍搪塞,朝令夕改,却热衷于假“民主”“人权”之名,甩锅推责,但终究无法掩盖美国疫情确诊人数逾5000万,英国超1000万,各占其人口总数1/6的事实,其死亡率之高也令人扼腕。事实表明,美国这个世界上所谓最强大、最富有、最发达、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没能通过疫情的“压力测试”。

现在回过头来看,美英等一些国家明显低估了新冠病毒的威力与危害,防控措施形同虚设,同时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些薄弱环节彰显。正如全球防范监测委员会在2021年10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所言,新冠疫情大流行暴露了一个不平等、分裂和不负责任的“破碎”世界。

反思之一,美国等西方国家不负责任地“躺平”,在疫情尚未出现实质性好转时,在全世界带头以不同形式“与病毒共存”。在美国,抗疫问题被政治化,相关防疫措施要么被延迟,要么被搁置,执行了的也往往打折扣。疫苗接种率不够高,病毒传播尚无法被有效阻断。随着新冠病例越来越多,病毒变异的机会随之增加。

反思之二,全球新冠疫苗分配呈两极化,疫苗分配不公暴露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短板。疫苗是终结大流行的有力武器,只有构建起全人群免疫屏障,才能有效遏制病毒传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021年年初时就发出警告说,疫苗公平是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最严峻道德考验。然而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发达国家和低收入国家接种不平衡问题却更加突出。英国牛津大学“用数据看世界”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0日,全球累计接种新冠疫苗87亿剂次,全球有56.8%的人口至少接种一剂疫苗,而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仅为7.6%。一些发达国家奉行“疫苗民族主义”,不仅囤积过剩疫苗,而且连承诺的疫苗援助也未完全兑现。截至2021年11月25日,美国仅交付了其向国际社会承诺提供疫苗剂量的25%。

反思之三,美英等一些国家过早放松防控措施,在疫情反弹时防疫又慢半拍。限制措施反反复复,导致疫情难以遏制,民众也出现了“抗疫疲劳”。古特雷斯先生曾在2021年11月1日全球新冠死亡病例数超过500万例时直言,许多地区的抗疫行动是失败的,“如果认为大流行已经结束,那就错了。随着许多地方放松限制措施,我们必须加大疫苗接种力度,同时保持警惕,包括采取明智、得到验证的公共卫生措施,例如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

反思之四,美英等个别国家破坏和干扰全球抗疫大局的行为带来恶果。新冠病毒溯源是一个严肃复杂的科学问题,应该也只能由全球科学家合作开展研究。但美国动用情报部门炮制所谓新冠病毒溯源报告,将溯源政治化,将自身抗疫不力的责任甩锅中国。疫情暴发以来,美政客种种违反科学、破坏团结的政治操弄,成为全球团结抗疫的最大“毒瘤”,而且政治病毒比生物病毒造成的恶果有时更加严重。

惨烈无情的事实已经反复证明,美英等国政客在应对疫情方面指引的是一条邪路,也是一条不归路,害人害己,后患无穷。新年伊始,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各国执政者和人民是时候作出历史性抉择了。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2022年个人工作总结(建议收藏备用)

2022年个人工作总结(建议收藏备用)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2年,在领导的关心下,在XX 的指导下,在同志们的热情帮助下,我立足本职岗位,圆满完成了本职工作和各级赋予的各项任务。通过在工作中努力学习实践、梳 ...

2022,2022年个人工作总结(建议收藏备用)


2022年:全球抗疫的历史性“抉择”-第5张图片-90博客网


全球疫情防控战既是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之战,又是维护国际道义良知之战。全球疫情跌宕起伏不断告诫世人,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只要国际社会加强团结合作,解决好疫苗产能和分配问题,在世界每一个角落持续深入推进疫苗接种,同时坚持科学施策,统筹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措施,摒弃零和思维和政治偏见,人类终将共同赢得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持久战。迄今,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疫苗,占中国以外全球疫苗使用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中国努力弥合世界的“免疫鸿沟”,“中国疫苗将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掷地有声。中国用合作共赢的“金钥匙”破解世界难题,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毋庸讳言,中国抗疫并非完美,存在很大改进空间。比如,各地抗疫还需要认真汲取上海经验,需要进一步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科学方法,需要学习借鉴新西兰、澳大利亚西澳州等国家和地区的法制化管控疫情的有益做法。当下,中国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十分重要。

病毒无国界。疫情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如果将来人们要评价2021年全球抗疫的最大成就,那一定是新冠疫苗的大范围推广使用。全球科研人员分秒必争,创下疫苗研发速度新纪录,世卫组织和各国监管机构也快马加鞭快速审批。迄今,已有辉瑞、阿斯利康、强生、莫德纳、中国国药、科兴、印度血清研究所等生产的多款新冠疫苗,被世卫组织纳入紧急使用清单。必须指出,多边机制在全球疫苗分配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世卫组织、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共同领导的“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旨在确保所有参与国家和经济体能公平获得疫苗。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1日,“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已向全球144个参与方出货疫苗超过7.92亿剂。中国加入并支持“新冠疫苗实施计划”,迄今已向该计划供应超过7000万剂疫苗,并捐赠1亿美元。中国还同30多个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同19个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一支支中国疫苗跨越山海,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解了燃眉之急,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新冠药物方面也陆续传来好消息。2021年11月初,全球首个抗新冠口服药莫那比拉韦在英国率先获批;12月中旬,另一款新冠口服药PAXLOVID由欧洲药品管理局建议紧急使用。中国首个新冠抗体药物也已获批上市,另外还有多款新冠药物正在开展临床试验,初步显示积极疗效。得益于大规模疫苗接种,以及更多药物进入临床治疗等“组合拳”,多国新冠重症率和病亡率显著下降。

团结合作也是战胜疫情最有效的武器。要在与病毒的持久战中获胜,各国科研人员需要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治疗、药物研发、新一代疫苗研发、变异毒株特性研究等领域携手攻关,力求取得更多惠及全人类的突破性成果。各国协调一致,科学管控人员出入境,适时疏通人员往来渠道,逐步降低疫情对经济活动影响,也是团结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022年:全球抗疫的历史性“抉择”-第6张图片-90博客网


有言论呼吁,联合国应尽快召开全球抗疫峰会,号召各国政府和世界人民团结抗疫,协商制定全球抗疫方案,果断打出抗疫组合拳,力争早日战胜COVID-19新冠病毒。

还有友人建言:近期,可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启动的东风,由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等5个非东盟成员国再次联手,在亚太地区率先实施区域联合抗疫行动计划,域内国家和地区立足本国国情,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包括交流中国、新加坡、韩国、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西澳州首府珀斯市等地的成功防疫抗疫经验,给世界一个可资借鉴的抗疫示范。


2022年:全球抗疫的历史性“抉择”-第7张图片-90博客网


人们有理由坚信,只要秉持在抗疫中锻造的必胜信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各国会作出正确的历史性抉择,世界人民一定能携手战胜疫情,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2022年新年前夜的讲话中表示,他“有信心”今年将终结新冠肺炎。谭德塞先生的信心从何而来?可以想象,包括免疫功能更加强大的各款疫苗,更多口服解毒药品问世,方便快捷的自检核酸科技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更多国家和民众认可大数据网络监控疫情动态,病毒通过数代变异其毒性逐渐减弱,等等,这些都非常重要,都可以给谭德塞先生以信心,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世界卫生组织的信心,最终只能从全球团结抗疫中来,只能从世界人民同心同德、坚定地与新冠病毒做斗争的胜利中来。

2022年的头三个月,究竟是不是新冠疫情终结的最后一个寒冷冬天,人们拭目以待。


2022年:全球抗疫的历史性“抉择”-第8张图片-90博客网

(编者注: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仅供参考;微信公众号“十全斗”原创 20220102)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2022 10/17无限火力最新攻略

战前准备:谢邀,多图预警冰甲=女神泪/水滴 合成的肉装 末日寒冬 冰拳=霜火护手大穿甲=赛瑞尔达的怨恨/多米尼克领主的问候符文与召唤师技能:符文机制:有固定数据,有时间长大,有等级长大,无限火力等级上限30级 ...

2022,2022 10/17无限火力最新攻略

标签: 2022 2022年:全球抗疫的历史性“抉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