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元年已过,上线两年的“得到”表现如何?

自媒体运营教程 328 0
自从“知识付费”的概念出现以来,人们的争论从未停歇。这个需求到底是真是伪?在知识付费的代表性APP“得到”上线两周年之际,极光大数据对其应用端数据进行了洞察,为各位展现这款产品的最新表现,从这个角度来看看“知识付费”的表现到底如何。

经过“知识付费”元年的洗礼,如今不少知识社区、社交产品、音乐平台和新闻媒体均上线了自己的知识付费栏目。而作为完全脱胎于“知识付费”概念的平台,“得到”无疑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存在。

知识付费元年已过,上线两年的“得到”表现如何?-第1张图片-90博客网


根据极光大数据的监测结果,“得到”截至今年11月的渗透率为0.49%,对应用户安装数量为492万(不包含历史安装量中已卸载用户数量)。从历史数据可知,“得到”应用端在去年12月的安装量为184万,这意味着其安装量在过去一年中上涨了167%。

知识付费元年已过,上线两年的“得到”表现如何?-第2张图片-90博客网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十大跨界知识付费平台,你能知道三个算我输

说到知识付费平台,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得到、喜马拉雅、蜻蜓fm等。其实目前全网有几百家平台有相关业务,只是有些平台的核心业务不是知识付费,大家没太在意。知识付费平台按照平台业务来分类,可以分成两类:第一 ...

知识付费,十大跨界知识付费平台,你能知道三个算我输


数据显示,“得到”的日新增用户数均值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了两个转折点。在今年5月份触及阶段性高位3.33万后,“得到”在日新增用户数上出现下滑。随着9月开学季的到来,得到的日新增用户数均值再度上升,且于今年11月达到全年最高点3.71万。

根据极光大数据的监测结果,在7至11月期间,“得到”应用端每名用户的日均使用频次为1.62次,日均使用时长为12.45分钟。

知识付费元年已过,上线两年的“得到”表现如何?-第3张图片-90博客网


用户使用时段分布结果显示,“得到”应用端两个最显著的使用高峰节点分别出现在8点和18点,在中午12点也会出现一个小高峰。这表明许多“得到”用户倾向于在上下班通勤以及午休时使用这款应用。

对用户重合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得到”用户对“喜马拉雅”和“知乎”这两款同样具备知识付费属性的应用尤其青睐:超过一半的“得到”用户同时也安装了“喜马拉雅”应用,安装“知乎”的比例也高达37.2%。

知识付费元年已过,上线两年的“得到”表现如何?-第4张图片-90博客网


所谓的“知识付费”元年已然成为过去。尽管参与者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但行业整体的喧嚣程度已经有所下降。随着赚快钱和玩票的风气逐渐消退,入局的玩家更多会把“知识付费”作为一种新经济来看待,并认真思考如何在其中实现长足发展。

作为一款典型的知识付费平台,“得到”最大的价值在于以较高的标准重新为用户整理了知识,并将其以更方便的形式交付给用户。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大悟!唯有偷懒,才能成就知识付费?

“焦虑不是关键,懒才是卖点!”互联网时代快节奏以及信息冗杂,催生了“知识付费”,归根结底我们可以发现,知识付费其实就是一种“懒人”生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正好碰到“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一年一度的 ...

知识付费,大悟!唯有偷懒,才能成就知识付费?

标签: 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元年已过 上线两年的“得到”表现如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