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亦诚刘欣
(本文来自原创作者刘欣“卓越运营实战”公号,订阅公号,一起实现卓越运营。)
我是一名管理咨询顾问,在给企业做咨询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客户抛出来的各种问题,而且很多问题还很宽泛。
“出现过的错误为什么一犯再犯?”
“成功经验如何在公司固化下来?”
“总想要改进,到底该从哪下手?”
“如何低成本快速提升员工能力?”
“如何解决跨部门协作难的问题?”
……
怎么样?是不是要被问题砸晕?
还好,我的工作,就是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类似上面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可以有多种方法。
我的建议是,在掌握更多的方法之前,更实际更快速的方法,是学会复盘。
—1—
复盘是总结吗?
每次我在培训复盘时,总有人会说,“复盘就是总结呗,我们经常做。”
我们不急着辩论,先来看一个例子。
小刘同学,三个月前决定瘦身,好参加毕业十周年的同学聚会,但三个月过去了,体重不降反升。
做总结,小刘同学一般会这样:
o 这三个月做的不好,主要原因是没有坚持节食,也没有坚持锻炼,说白了就是没有做到“管住嘴、迈开腿”,下次坚持吧。
做复盘的话,就不能这么简单,至少要做到这样:
o 当初为什么要瘦身呢,目标是什么?
o 这三个月瘦身过程是怎样的呢?
o 有没有一段做得不错的时间呢?
o 瘦身方法是否单一不合理?
o 第一次没有按节食食谱是为什么?
o 当初有没有觉察到没坚持呢?
o 平时有没有称重呢?
o 以后再节食有更好的方法吗?
o 有没有想到请人监督呢?
o 这种情况下次还会出现吗?
o 以后该怎么做才能成功瘦身呢?
从这种对比,我们会发现:
总结更注重事情的结果,复盘更注重过程的推演。
总结更关注事情本身,复盘会同时考虑到人的因素,包括人在过程中的想法。
总结多数是以成败论英雄,复盘不论成败,努力从过程中总结规律、实现提升,把失败转化为财富,把成功转化为能力。
下个结论的话,复盘是一种更高级的总结,是行动后的深刻反思和经验总结。
—2—
复盘GOAL模型:4大步、10小步
复盘的概念,来自于围棋,在军事、体育、股票、企业、个人管理等多方面都有应用。
具体到企业管理中的实践,在众多的复盘工具方法里,我认为比较好用的、可实操的是,复盘GOAL模型,也是我要介绍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感谢钟立祥老师,因为是他开发了这个模型。他是原联想集团全球制造高级总监,也是多家知名企业的咨询顾问。
(复盘GOAL模型)
复盘GOAL模型,将复盘分成了回顾目标G、评估结果O、分析原因A、总结规律L,四个大步骤,每个大步骤中又包含2-3个小步骤,总共有10个步骤。
我们通过一个精益管理项目的案例,逐一来解释。
● 回顾目标G
1. 当初的目的
当初决定做这件事的初心是什么,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再回顾一下,当初做这件事的决策依据和过程。
可以把这一点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初心”。
例如,已经完成的一个精益管理项目,当初上这个项目的目的,是通过精益管理和自动化改造,减员增效,提升组装线的每小时人均产能。
2. 设定的目标
当初为达成目的,所制定的具体指标数据。
我在很多次的培训过程中,很多人一开始会分不清目的和目标。
目的指的是初心、想法、是要完成一件什么事,而目标是为目的制定了一个完成标准,将目的量化为指标数据。
例如,上面提到的精益管理项目的一个目标,是每小时人均产能提升80%。
3. 关键里程碑
当初为达成目标,所制定的关键里程碑计划。例如:
第一大步骤回顾目标,是让我们在复盘之初,不要像头脑风暴一样过于发散,而是重新回到起点,回到当初的目的、目标和计划。
● 评估结果O
4. 亮点
亮点包括两方面:超出目标、意外之喜。
超出目标,既包括最后目标的超出,也包括里程碑的超额达成情况。
意外之喜,指的是意外达成的目的、目标,或意外收获的成果。
例如,一季度组装线改造与精益推行,实际提升70%,超额20%达成目标。同时,得到集团总裁公开表彰一次。
5. 不足
不足也包括两方面,低于目标、意外不良。
低于目标,指的是明显未达成的目的或目标。
意外不良,指的是意外发生的,对其他目的、目标造成的明显不良影响,或其他不好的结果或损失。
例如,简易自动化改造不稳定,仅提升15%,明显未达预期。自动化安全保护设计不足,发生一起工伤。
第二大步骤评估结果,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将结果和目的、目标进行对比,找到亮点和不足,而不是随意罗列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 分析原因A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顶级操盘手三分钟教你复盘技巧,这样操作你也能成为炒股高手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投顾(yslcw927))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对于股民来说,很多时候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习,导致了炒股的很长时间都没有进步,还是一直亏损着的 ...
运营复盘,顶级操盘手三分钟教你复盘技巧,这样操作你也能成为炒股高手
6. 过程回顾
回顾事件发展的经过过程,但这个回顾不是描述所有的细节,而是聚焦在重要的里程碑、关键决策点、事件转折点上,即出现变化的环节上。
回顾时,可以写下来当时的思路与决策情境,决策是如何做的,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如果不那样决策会怎样,如果用其他方法结果又会怎样,等等。就好像围棋选手,反复将下过的棋局不断推演,寻找导致不同结果的种种走法。
例如:
o 1月份召开了动员会,进行了目标任务分解,效果不错。
o 之后成立了简易自动化小组,但是仅限于内部人员,如果当初吸纳一些专家做顾问,那么可能设计方案就会更完善了。
o 如果当初方案评审时能够做得充分一些,并进行安全性评审,如果再进行充分的安全操作培训,那么这起工伤应当是可以避免的……
7. 成功要素
总结成功要素,要围绕第4步中的亮点,来进行分析。
这一步,既可以寻找客观要素,也可以寻找主观要素。
当然,还是要精选出,真正的可以推广的成功“动因”。
例如:
o 市场竞争形势严峻,公司上下对精益推行目标高度一致。
o 自去年以来进行的精益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o 项目负责人推行能力强,责任心强,项目组与各部门沟通顺畅。
o 项目例会开展的十分有效。
8. 失败原因
这一步中寻找失败原因,是针对第5步中的不足,进行原因分析的。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上一步总结成功要素中,可以寻找客观因素,但是在做失败原因分析时,尽量不要找客观因素,而是多从自身上找原因,狠挑出所有的问题,对自己要“无情”地复盘,多问为什么,将根因归结到具体的事和人。
之所以要特别提出来这一点,是因为过多的将失败原因,归结为客观因素的话,既于事无补,也不利于能力提升。
例如:
o 自动化小组负责人,缺乏项目管理经验与培训。
o 对自动化项目风险未充分评估。
o 自动化方案评审时,缺少专业人才与使用者的深度参与。
第三大步骤分析原因,不论最后结果是否达成目标,过程中一定有值得改善和值得推广的地方,既不能“一美遮百丑”,也不能“痛打落水狗”。
过程中大家可以互相监督,或设置特定角色,尽量保证复盘的成员,都站在相对客观的角度,寻找成功和失败的根因。
● 总结规律L
9. 经验规律
这一步是个难点,但又很重要。
在这一步,目的是通过前八步的复盘,要想办法得到具有一定普遍性、可复制的经验或方法。但又不能轻易下结论,不能将偶然因素当成规律,不能将一时一地的经验当成规律。
因此,努力做到退出画面看画,退得够远才看得清。
如果找到了一些经验规律,也要注意经验和规律能起作用的边界条件。
同时,复盘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挑战对方提出的经验或规律,在理论逻辑上看是否成立。
例如:此次精益项目,对于技术改造方案,全面的专业评审不可忽视,把握不大时要先试点再推广。
10. 行动计划
最后一步,针对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再根据改进方案,制定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最好分成三类:开始做、继续做、停止做。
“开始做”,原来缺失的,需要弥补的,就开始做。
“继续做”,原来做的好的,需要坚持的,就继续做。
“停止做”,导致失败的,造成不良后果的,就停止做。
例如:
改进方案:
o 继续加强后备项目经理培训
o 完善项目管理流程
o 重新评审所有的自动化项目
4大步10小步的复盘GOAL模型,就从头到尾捋了一遍,如果觉得内容有点多,不好记的话,我再提供一张表格,方便大家实操运用。
(复盘GOAL模型的十步法表格)
—3—
复盘常犯的错误
1. 没有目的与目标
我们经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如果复盘时,发现居然没有目的和目标,也要当场为复盘的事件,找到当初的目的,并设立一个目标,虽然这有点“事后诸葛亮”,但还是要补充上,否则后面的复盘无从谈起。
2. 评估结果过于片面
问题导向的人易聚焦在发生的问题上,回避问题的人又只想总结经验,两种情况都过于片面,亮点和不足都要全面总结。
3. 没有研究过程
复盘更关注过程,需要不断推演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当初是如何决策的,决策的机制、过程和依据分别是什么。
4. 分析原因走过场
我在复盘的培训和咨询中发现,很多人在分析原因时,凭经验和想象居多,缺乏数据和事实,甚至抛开前面的过程回顾,直接就开始找原因,而且容易归罪于外,而不是找内因。
这不符合复盘的初衷和目的,也不能实现通过复盘提升能力的作用。
5. 没有升华到规律和形成闭环
复盘不能仅仅就事论事,需要提炼、拔高和举一反三,就像学生做题一样,不能只会做某一道题,而是通过找规律,会做某一类题。
复盘的最后一步,一定要形成行动计划,而且要落实到责任人,有明确的完成时间。
如果复盘的时候,能避开这五种常犯错误,一定会大幅提高复盘的效果。
最后的话:
企业管理的方法,林林总总。
复盘可以说是,易开展、低成本、能见效的一种好方法。
因为复盘更多的是,从自身出发、从内部出发、更为员工认同,所以通过复盘形成的经验和做法,更适合企业进行推广和执行。
你的企业有在做复盘吗?
复盘时的流程和方法有效吗?
欢迎在留言区留言,与我们交流。
— END —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半个月时间系统梳理,运营人该如何深度复盘?
编辑导语:为什么要进行复盘?复盘工作的进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问题所在,助推自身的能力长大。那么,运营人应该如何进行深度复盘?本篇文章里,作者从复盘的框架、流程等方面做了全面梳理,不妨来看一下,也许 ...
运营复盘,半个月时间系统梳理,运营人该如何深度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