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知识付费后,2年花了3W+,我悟出了这些心得

自媒体运营教程 产品运营 23

从掉进自媒体的坑里之后,我就迷上了知识付费,昨天粗略算了一下,2年多来下来七七八八加一起大概花了有3W多,目前能看到的回报大概不到1W 。

可能有的人会说,这不是被「割韭菜」了吗?

以前我也这么想过,后来钱花得多了一点,想法就变了。


迷上知识付费后,2年花了3W+,我悟出了这些心得-第1张图片-90博客网

不算那些打卡类的付费社群,我报过的知识付费类型还挺多的:

写作课,年度阅读课,拆书稿课程,理财课,自媒体运营课,画画课,个人ip课 ,商业文案课,朋友圈运营课,自媒体运营星球……

便宜的99,贵的1699,上车这么多次,也算是对知识付费不陌生了,接下来就唠唠这3W多砸下去,我都收获了什么心得。


迷上知识付费后,2年花了3W+,我悟出了这些心得-第2张图片-90博客网

我觉得知识付费大致可以分3种:

1. 纯帮你搞钱的:比如公X号陪跑训练营

2. 纯帮你长大的:比如沟通技巧表达课

3. 既能让你长大,又能间接帮你搞钱的:比如个人IP打造课

知识付费不存在纯「割韭菜」这一说,如果你感觉被「割」了,我猜可能有以下5个原因:

从我自身经历的几次失败的知识付费分析的,欢迎对号入座

1. 课程风格不适合你,老师或者课程本身让你反感。

上上个月我脑子一热,报了一个ks运营课,被那个老师鼓吹的迅速起号方式给蛊惑了,无数学员案例,60岁大妈逆袭,20岁小伙从服务员到开上豪车……

我一狠心,399就这么花了。

等到开始学习课程,发现资料包基本就是网络拼凑,而所谓的快速制作视频的方式,也不过是去用小程序洗别人的文案+去小红书找别人的图=批量制造短视频垃圾。


迷上知识付费后,2年花了3W+,我悟出了这些心得-第3张图片-90博客网

但很不幸,这些视频有人爱看,还都是高赞,靠播放量就能赚很多,这种简单粗暴近乎抄袭的赚钱方式我真心接受不了,可能活该我穷吧 。

但咱能说这个课割韭菜吗?我觉得不能,毕竟它对别人有用啊。

2. 课程讲的是底层逻辑,而你是还在执行层面的小白

这种课报了大概率也要凉凉,不是没用,是报早了。

举个例子,大佬讲得是个人IP如何打造,可咱菜单栏还没研究明白呢,公众号1篇文章还没发表呢,这时候大佬讲的东西很容易让你觉得:懂了,又没完全懂,很空洞,最后用不上。


迷上知识付费后,2年花了3W+,我悟出了这些心得-第4张图片-90博客网

钱花完了,得到一堆看似无用的方法论,就会有种「被收割」的感觉。

️划重点,这时候应该把重心放在:怎么积累足够的优质内容,帮公众号搭建起来,账号保持基本运转的同时,再去琢磨底层逻辑的事情。

如果曾经报过这样的课程,可以定期回顾一下,也许某个课当时听不懂,回顾的时候你已经不是当初的小白了,刚好课程又就适合你了。

3. 课程本身是帮助长大的,但你却对它另有所图

比如教你如何表达的课程,这种能力的提升,大概率是不会以直接的物质形式回报给你的,如果觉得学了就应该在职场里顺利升职加薪,大概率是要失望的。

能学到东西,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就是这类课程最直接的回报。至于其他的,可以期待,但短期内没必要强求。

虽然很多课程宣传的文案里会写很多学员案例如何如何逆袭,但短暂的颅内高潮过后,我觉得咱们还是要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个清醒的认知,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愿意涨薪的老板。


迷上知识付费后,2年花了3W+,我悟出了这些心得-第5张图片-90博客网

4. 课程承诺对接变现的资源,没有做到位

这种我觉得倒不能说是纯割韭菜,只是老师本身的资源和渠道能力存疑。

真正牛逼的老师不可能缺变现资源,如果少的可怜,要么你不是她扶持的重点学员,要么她能力有限。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曾经很赚钱,现在风口过了变xian一般,比如拆X稿类的课程,注意看案例变现转zhang的时间就能分辨 )

我之前参加过一个文案培训课,还拿到了结营第一,结果进了一个500人的大群,一个礼拜一个单子,还要靠抢,这跟课程宣传的接单「接到手软」是相差了十八条gai吧。

但那个老师讲得文案课程确实很有用,一些文案思维也对我很有帮助,好像也不能说人家割韭菜,只能说,我不是她重点扶持的学员吧。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罗振宇跨年演讲引发的争议:到底什么是知识付费?

这两天又双叒叕有不少人,问我对几篇关于“知识付费”文章的看法。我回答:不值得讨论。写那些文章的人,放在30年前,会写《读书无用!做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放在10年前,会写《MBA无用!读完总裁班后,公司 ...

知识付费,罗振宇跨年演讲引发的争议:到底什么是知识付费?

5. 课程效果不及预期,可能是自己光学不练

我曾经报名了一个tou条课,自身原因导致后来没听课,跟着我一批的小伙伴账号都做起来了,我却还在原地踏步。

那就没招儿了,谁能帮得了呢。光说不练肯定是没有结果的,上帝来了也白费不是


迷上知识付费后,2年花了3W+,我悟出了这些心得-第6张图片-90博客网

只有做了才能发现问题,老师才能对应地帮咱提升,如果不做光听课,最后课程结束还是不会写,账号还是做不起来,这样给老师扣上一个「割韭菜」的帽子,你说老师多冤吧。

还有更多原因,欢迎补充~


迷上知识付费后,2年花了3W+,我悟出了这些心得-第7张图片-90博客网

说了这么多,那好的知识付费怎么筛选呢?

1. 看老师

看老师人品

要信得过,你喜欢,与你三观一致,这是基础。

可以搜索老师的名字,也许会有其他学员的评价,看她的账号运营了多久,看她写过的文章透露的价值观,看她朋友圈案例等等,多角度去观察一个人。

PS. 满嘴跑火车打包票的那种老师,基本可以直接pass。第一感觉让你不太爽的老师,请直接pass,有时候直觉还是挺准的。

看老师实力

比如我们买的是公x号运营课,那就要看看这个老师本身公X号粉丝体量,变xian情况,以及她学员的变xian情况,特别是要看她学员的运营情况,更有说服力。


迷上知识付费后,2年花了3W+,我悟出了这些心得-第8张图片-90博客网

2. 课程光有用不行,要对「当下的你」有用才行

这就需要我们仔细研究课程目录,多找几个竞品课程横向对比。

同时,要对自己当下的所处的阶段(包括你目前的能力,拥有的资源,学习时间是否充足等等)和你自己的真实需求(是长大,还是搞钱,还是链接人脉)有比较明确的认知,这样能帮助你筛选到最适合自己的,也最容易出效果的课。

这一点很重要,我之前很多次无效的知识付费,其实就是买了不适合自己的课。

如果小伙伴们记住以上这两点,大概率能少花很多冤枉钱。

迷上知识付费后,2年花了3W+,我悟出了这些心得-第9张图片-90博客网

知识付费切忌冲动,这是对我们的钱和时间负责,也是对老师负责。

我们希望投入了钱和时间就有对应的回报,而老师们也是一样,他们也希望我们学了课程会做得更好。

我们都是彼此的背书,是互相成就的关系。

如果一个不错的课程,因为我们冲动选错了,影响了最终的学习效果,进而就说老师「割韭菜」,那属实是有点不讲武德。


迷上知识付费后,2年花了3W+,我悟出了这些心得-第10张图片-90博客网

举个例子,我现在跟的某个公众号训练营,是我对比了3个训练营之后选择的。其实一X开始我已经准备要买另一个博主的公X号课程了,但我仔细对比了课程目录和对应的服务,明显现在的更适合我一些。

从课程循序渐进的设置,和社群服务的设计,以及对于涨粉变现以及后续社群运营等内容的侧重,才是我最需要的。

而我在她的朋友圈潜伏了几天,看完了她半年来的每一条朋友圈,给我感觉是一个值得信赖,用心做事的人,这样的人做的课程,交付一定不会差,事实也确实如此,后续效果如何我也会真实记录下来,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蹲一下后续。

最后总结一下知识付费的二十字箴言:

交完钱≠学完了

不盲目

不冲动

三观一致

当下有用

祝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都能告别无效的知识付费,让我们的钱不白花!

关于知识付费你有哪些想要吐槽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吖~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十大知识付费平台都有哪些?怎样才能掘金知识付费

2016年“知识付费”走入我们的视野,2017年进入疯狂发烧年,罗振宇用知识焦虑把知识付费玩的体无完肤,用户怨声载道,“观点包装”+“营销推手”铸就了10亿级的罗振宇,知识付费本质不是付费,而是为学员提供知识体 ...

知识付费,十大知识付费平台都有哪些?怎样才能掘金知识付费

标签: 知识付费 迷上知识付费后 2年花了3W+ 我悟出了这些心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