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规划的不同学派(学习、分享)
基本概念
战略的概念性定义:
1、战略是回答一个公司是什么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严谨而内在连贯的陈述。
2、战略形成是一个长期、细致、艰苦的学习过程。
3、战略是现在和未来的纽带。
战略的操作性定义:
1、战略决定了一个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目的,采取行动的方针,以及分配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资源。
2、组织结构服从于战略。
为了捕捉“组织的当前和预期特征”,战略应该表明公司对产品的选择、所服务的市场、进入这些市场的渠道、运营的融资方式以及利润目标。
一、设计学派
1·、设计学派认为:战略是一个孕育的过程。
设计学派是战略中最具影响力的观点,通过SWOT分析——组织环境的机会和威胁+组织的优势和劣势,设计出一个战略制定的模型,实现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匹配。
“匹配”是设计学派的核心目标。
2、设计学派的起源
1957年的《经营中的领导力》和1962年《战略与结构》,尤其是前者提出了“独特竞争力”的概念,探讨了组织内部状态和外部期望进行整合的必要性。
3、、设计学派的发展和基本模型
哈佛商学院的“通用管理小组”,他们1965年发行的基础教科书《经营策略:内容和案例》。
设计学派的基本模型
管理价值,即组织中正式领导者的信仰和偏好;
社会因素,是组织在社会责任、社会道德上发挥的作用。
4、设计学派做战略评与估选择的四个原则
一致性——战略必须提出相互一致的目标和策略。
协调性——战略必须能够对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的重要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
优势——战略必须有助于组织在已确定的活动领域内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
可行性——战略既不能造成可用资源的紧张,也不允许带来难以解决的新问题。
5、、战略设计学派的更多观点
· 必须有充分理由才能采取行动。
· 有效的战略产生于人类严谨的思维过程中。
· 管理人员只有在尽可能深思熟虑地制定战略时,才会真正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
· 战略制定是一项后天习得的技能,而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正式的学习才能获得。
· CEO就是组织内唯一的战略家,是组织目标的唯一设计师,保持清晰的控制是CEO的责任。
· 这种‘命令和控制’模式使得最高管理层置于整个组织之上,并通过详细的规划、预算和控制系统来监督他们。
· 相应的,组织之外的人员,以及环境,就沦为配角的因素,只需要被做出一些说明就可以了。
· 领导者要确保每个人都能理解公司战略。
· 每个销售人员都必须理解战略,否则就不知道向谁销售;每个工程师也必须理解战略,否则就不会知道要建造什么。
· 战略形成的过程,是建立在战略家出众的个人能力基础之上的创造性活动。
5、与其他学派(计划/定位)的不同点
· 设计学派认为战略思想必须简单,被表述清楚,方便组织内都能理解。
· 对战略详细的描述和形式化,都将损害战略形成的基本模式。
· 这种简单、有理由、可表述,和直觉或分析画出了界限,就不同于企业家学派,也不同于计划/定位学派。
· 设计学派认为必须构造一幅宏观的战略蓝图,作为指导企业经营的总体思想,但是做出了这个完整的展望,设计过程就结束了。 描述性学派,比如学习学派认为,“战略制定过程”应延续到“战略贯彻”之中。
6、SWOT分析表单
外部环境因素
内部(优劣势)因素
7、代表人物和图书
哈佛,肯尼思·安德鲁斯,《企业战略概念》,1971年;
哈佛,勒恩德、肯尼思·安德鲁斯等人编著 ,《经营策略:内容和案例》,1965年;
加州伯克利,菲利普· 塞兹尼克《经营中的领导力》 ,1957年;
麻省理工,阿尔弗雷德·钱德勒,《战略与结构》 ,1962年
8、对设计学派的评价和批评
· 设计学派模型的前提,就否定了战略性的其他方面,比如知识涌现、现有组织内人员的参与。
· 一个组织很难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同环境和条件,竞争力也是不明确的。
· 案例教学法留给管理人员一个错误的认知——可以待在办公室里查阅文件、思考并决策战略,再让别人去执行战略。
· 战略家的信息一般都是不完全的,必须融入组织才能了解组织。
· 设计学派的战略形成模式,往往需要一位相当长时间积累了丰富的一手经验的战略家。
二、 计划学派
1、计划学派 战略形成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
战略规划不只是战略的形成方式,也是指导研究分析人员制定计划的指导思想。
2、事实上,存在着几百种不同的战略规划模式
每一本关于战略规划方面的教科书,每一家知名的战略咨询公司都有自己的战略规划模式。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强制休假、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员工激励等
关注【本头条号】更多关于制度、流程、体系、岗位、模板、方案、工具、案例、故事、图书、文案、报告、技能、职场等内容,弗布克15年积累免费与您分享!阅读导航→01 强制休假制度02 绩效考核制度03 考核记录规定04 ...
人资行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强制休假、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员工激励等
3、计划学派的观点
· 由于计划学派偏重于程序化战略,因此该学派会更加严密地控制战略制定过程。
· 与战略计划体系并行的有目标体系、预算体系、战略分解体系和行动安排体系。
· 包括目标、预算、战略和程序在内的整个工作被组合成一个经营计划体系,这个经营计划体系有时被称为“总规划”。
· 组织中某个具体的实体,如分公司、部门、分支机构或者个人,按规定控制着每个预算目标、子目标、执行计划和行动步骤。
· 战略制定是一个无尽的、发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同时战略实施应该是一个较稳定的、收敛的过程(将新战略置于战略实施的控制下)。
· 首席执行官依旧是战略的设计师。但在实践中,他们不是在设计战略计划,而是在批准战略计划。因为计划人员是和计划一同出现的,计划学派认为计划人员是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主要角色。
4、计划学派的总结
· 战略产生于一个可控的、自觉的正式规划过程,该规划过程被分解成清晰的步骤,通过审查清单的方式,每个步骤都能得到详细的描述,并利用各种分析技术来完成。
· 原则上,由首席执行官负责整个战略形成过程;
· 实际上,战略实施由全体计划人员负责。
· 由正式的规划过程得到的战略,应该被明确地制定和说明出来,以便通过详细的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经营计划来执行。
5、计划学派模型:斯坦纳战略规划模型
6、计划学派和其他学派的不同
· 计划学派总是试图将目标从战略制定中分离出来,而设计学派的人却很少这么做。
· 设计学派认为很难表述组织的价值或目标,而计划学派的目标量化可以看做控制战略规划的手段。
7、对计划学派的批评
· 参谋部门的所有计划人员经常将企业经理们排除在战略计划过程之外。
· 计划过程中的方法变得越来越细致、复杂。参谋部门过分重视分析,却忽视了真正的战略洞察力。
· 战略规划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否定或减小了经理的职能,而经理的职能就是执行战略。
· 战略规划忽视了组织文化的要求。战略规划重视组织的外部环境,却忽视内部环境。
· 在组织重构或不稳定时期,基于单点预测的战略规划是不合适的。
37、计划学派的代表人物和图书
伊戈尔·安索夫,《公司战略》 ,1965年。
三、定位学派
1、定位学派认为:战略形成是一个分析过程。
与在设计学派、计划学派中一样,战略形成在定位学派中也一直被看成一个受控的、有意识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制定出全面的、深思熟虑的战略,并在这些战略正式实施之前将其明确地表述出来。
定位学派依然保留了战略必须超前于结构这一观念,但在战略之上加入了另一种形式的“结构”,即整个产业的结构。
于是产业结构决定了企业的战略位置,而企业的战略位置又决定了企业的组织结构。
计划人员成为一名分析家(通常体现在咨询公司的合同中),成为一名认真好学的计算者,他研究大量集中的硬信息以获得最佳的通用战略。
值得强调的重要一点是,这位分析家与其说是在设计战略,不如说是在选择战略。
2、定位学派的观点
· 定位学派通过聚焦战略内容,将战略管理领域中的研究,从传统的说明性分析扩展到实际调查。
· 战略是市场当中通用的、可以辨识的位置。
· 市场(环境)是存在利润且充满竞争的。
· 制定战略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竞争优势。
· 企业应该进行理性分析,决定其希望占据的竞争地位,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然后执行。
· 实际上,市场结构决定了战略定位,而战略定位决定了组织结构。
· 波特认为,一个企业只能拥有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即低成本或差异化。这两者与某一种特定的业务范围相结合,可以得出三个通用战略,即成本领先、产品差异化及目标集聚。
· 波特在1985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中,提出了价值链的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分解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 基本活动直接存在于产品流向消费者的整个过程当中,包括进货物流(接收货物、贮存货物等)、生产运营(或改造)、发货物流(订单处理、实物分配等)、营销、服务(包括安装、维修等)。辅助活动的存在可以支持基本活动,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基础设施的供应(包括财务、会计和全面管理等)。
· 在波特看来,价值链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方法来审查企业的所有行为及其相互关系。
3、定位学派和其他学派的区别
计划学派和设计学派都认为,在任何既定的环境中,可能实现的战略有无限多种;
不同的是,定位学派认为在一个既定行业中,只有少数的关键战略是符合要求的,这些战略能够防御现存和未来的竞争对手。
企业易于进行防御,意味着占据这些市场位置的企业比行业中的其他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这些利润反过来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资源储存库。
企业借此可以扩大经营规模,进而扩展和巩固市场地位。
4、定位学派的产业结构五力模型
5、对定位学派的批评
· 定位学派同样存在着思考与行动相分离的缺陷,这样会使战略制定过程过于谨慎并因此破坏战略学习。
· 定位学派还具有计划学派所存在的缺陷,例如仅凭目前形式的判断来展望未来,过分地依靠硬信息,把战略制定过程过分地形式化等,这些缺陷都会给组织带来一定风险。
· 与设计学派、计划学派一样,定位学派倾向于研究大型的、现有的且成熟的行业,这本身就反映出定位学派倾向于研究较为稳定条件下的行业。
· 在一个不稳定的行业中,定位学派无法识别出谁拥有多大的市场份额。
· 商战和战争中的一些最著名的战役,不是通过已有的知识正确地做事,而是通过打破既定的模式,首先建立一个范畴来获胜的。
· 学习既定范畴不利于创造新范畴,而定位学派注重通用的战略,只研究既定行业、已形成的因素以及硬数据分析。
· 定位学派在理论上强调实事求是,但在行动上,却是所有关于战略形成的思想学派中宿命观点最强的一个学派。
· 波特将战略看做必然的演绎过程和深思熟虑的过程,似乎战略学习和涌现的战略根本就不存在。
· 企业间关系主要是博弈,这博弈中有竞争,也有合作,是一种竞合关系。
6、定位学派的代表人物和图书
哈佛,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1980年
哈佛,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1985年
相关影片资源迅雷下载推荐
分享一套:财务部各岗位工作流程,8张流程图,内容清晰明了,赞
【分享一套:财务部各岗位工作流程,8张流程图,内容清晰明了,赞】每一名财务人员都必须要知道自己的工作岗位都需要做什么,那么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套,财务部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共8张流程图,内容清晰明了,超级赞 ...
财税管理,分享一套:财务部各岗位工作流程,8张流程图,内容清晰明了,赞